●“精进不休”奖学金打破了传统奖学金只关注成绩优异学生的惯例,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学习上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仍不放弃努力的学生,鼓励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胡欣红
“虽然钱不多,但我希望去帮助曾经像我一样迷茫的学弟学妹,尤其是提供精神上的鼓励。”日前,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到一笔特殊的捐款,这笔钱来自今年刚毕业于川大的优秀学子,2019级华西临床医学专业的余一凡。学校将据此设立“精进不休”奖学金,专门奖给成绩排名在25%之后的学生,每年资助6名学生,每名奖励1000元。
别出心裁的“精进不休”奖学金,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余一凡,进入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两年,成绩始终停留在中游水平。他发现排名靠前的同学获得的正向反馈比较充足,更有学习的动力,但比较容易缺乏自信。幸运的是,在教师们的肯定与鼓励下,他从“学困生”变成别人口中的“优秀学子”,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正是基于这样的个人经历,他才萌生了奖励“学困生”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精进不休”奖学金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奖学金,其所传递的理念耐人寻味。它打破了传统奖学金只关注成绩优异学生的惯例,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学习上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仍不放弃努力的学生,鼓励了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奖学金设立的初衷是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绩突出、名列前茅当然是优秀的,但暂时落后却能坚持奋斗者,同样也值得肯定与鼓励。在各种体育运动会的赛场上,一骑绝尘者固然拉风,可落在最后依然坚持到底的运动员,往往更能赢得观众的由衷敬佩,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比成绩更让人心潮澎湃。既然如此,“学困生”只要能坚持努力并取得一定的进步,就应该被“看见”并及时予以适当的奖励。否则,一旦缺失了外界的肯定与支持,一些“学困生”很可能难以坚持,乃至自暴自弃。
特殊的奖学金,给学生们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绝对的胜者与败者,只有不断前行的探索者与奋斗者。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1000元的奖金并不多,但其所产生的精神激励很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该奖学金的设立不仅激励了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继续努力,也引发了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反思,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加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有助于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发展。倘若其他学校在设置奖学金时,能多一点“眼光向下”的考量,或许可以激发起更多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可谓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