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宿舍里的事,选择“试住”来体验,看起来是耳目一新的创举,实质上是调查研究的走深走实。
□邓海建
全体校领导入住学生宿舍一周,提前为1300名学生“试住”。这事最近就发生在浙江工商大学。据了解,9月初,浙商大党委书记郁建兴、校长王永贵率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入住维修提升后的教工路校区学生宿舍一周,通过“试住”体验吃、住、行等,全面检查校区相关准备情况。
老校区翻新,新问题难免。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前入住,是为了解这些场所升级改造后的情况,提前替学生把把关。实践出真知,效果还不错。体验第一天,校领导班子成员检查基础设施时就找出了30个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比如跑道有裂口、台阶有缺口,得补;宿舍里某处要加个挂钩;不能正常出水的龙头,也全部贴了标签。大家还对未完成装修的图书馆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插座要够多,要设置自习和阅读区、研讨区、朗读区等功能分区。很显然,这次“试住”,成果颇丰。
住和吃,基本是大学生吐槽母校的两个焦点。校领导去宿舍住住看、去食堂吃吃看,真正体现了与学生校园生活的“零距离”接触。校领导“试住”学生宿舍之所以在网上赢得一片点赞声,并不仅仅是高校在创新管理模式上有了新高度,更重要的是凸显了以下两个字的价值。
一是“暖”。校领导“试住”学生宿舍,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落实。学校管理者以怎样的姿态与学生相处,本质是学校教育理念和价值观的彰显。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从僵化思维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针对“对大学生的住宿条件不用太在意”的言论,浙商大校领导表示:“年轻人肯定要吃苦才能成长,但今天年轻人吃苦的场景与我们那代人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没必要在吃、住、行上找罪受——我们年轻时吃苦,就是为了让后代不再吃同样的苦。”在校园生活上不让学生吃“不必要的苦”,这应该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地与温度的标尺之一。
二是“实”。学生宿舍里的事,可以找部门开会谈谈,也可以找学生来说说,选择“试住”来体验,看起来是耳目一新的创举,实质上是调查研究的走深走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因为当事学校的领导“放心不下”,才会向领导班子提议全体成员入住学生宿舍一周,“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以生为本,行胜于言。高校管理层在大事、要事上注重一线调研,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积极的示范意义。这不仅是决策科学之需,也是教学科研之利。
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求教育者真正能做到“心中有学生、处处即课堂”。对学生之“宠”、对教育之“爱”,才是大学之大、大道之大的外在体现。只有真正走近学生,去听听他们的抱怨和牢骚,去感受他们的情绪与诉求,让人性化的手段、贴心的服务“细节拉满”,才会生发出激荡人心的力量。
宿舍的床好睡吗?走道的灯还闪吗?……学校管理者对于学生居住环境的理解,“住不住进去还是不一样的”。用心用情做好每件实事,真心真意落实每个细节——这样的大学,才是学生心里“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