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推动“大社会”协同培育,打造校内外精品课程。一是落实“一校一基地”结对。通过共建、授牌、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全市70%的中小学校就近结对一个科学实践基地,联合开发校本科学课程。二是加强馆校数字化合作。统筹博物馆、科技馆等多主体,建成内容翔实、特色鲜明的线上科学教育课程图谱,引导中小学生根据场馆特色与自身需要开展科学实践。三是鼓励建设家庭实验室。倡导“将实验室建到家庭”,开设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家庭实验课程,配备专业学科教师进行指导。
金华市:聚焦师资建设,拓宽三大专业教师引育通道。一是推进优秀科学教师直签机制,专设紧急周转编制,强化教师配备。二是迭代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发挥大中小学教育平台共享优势,依托浙江师范大学STEM实验室、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等平台,通过开展“院士进师训”“浙派名师名校长”等系列研修活动,扩大科学教师培训覆盖面,近3年共培训8000余人次。三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校领导、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
杭州市上城区:做好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平台载体打造学习中心、整合多方力量推进协同育人、注重活动探究创设求知氛围等四方面工作。完善实验教学,将实验考核纳入综合评价。编制实验清单,实施“双线实验”模式。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关注学生多样需求,打造学习中心,提供课程和项目预约。深化“思维课堂”,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利用“星级家长执照”,提供亲子科学教育专题课程和家庭科学教育指导活动,打造家校共育圈。
宁波市鄞州区:构建区域大科学教育实践体系。配置一名科学副校长,加强校内外联动。拓展一个校外基地,聚合校内实验室、科技教室、校外科学教育基地等N类科学教育场所。呈现一个亮点,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出“1+1+N”课程模式,即“文化类课程+体育锻炼+自主选择参加的科学教育拓展课程”。突出一个重点,促进实验教学常态化,把对实验操作的测评考核科学纳入到综合评价体系中。按“一社(村)一特,一街(镇)一品”理念,形成八大类全覆盖的特色实体科普文化场馆体系,聘请科研院所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担任导师,深度参与校内科学教育。
温州市鹿城区: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各部门协同共建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各方资金,预计3年投入3000万元,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科学教育。借助在温高校的优势,3年内至少将100位与科学教育有关的专家学者引进校园,完善社会大课堂平台,搭建“研、展、创”三位一体的白鹿少年科创平台。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就实验教学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缙云县:一手抓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整合,一手抓实验操作引进期末评价。采取“请进来”——邀请相关领导、行业专家、技术大咖等进校园,“走出去”——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省级研学基地仙都研学等,推动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通过研学、企业走访,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科学。积极探索科学课期末纸笔测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测评方式,三至六年级学生根据实验操作题设置的情境,利用给定的材料独立解决问题,将实验操作引进期末评价,有力促进了科学教学的健康发展。
(本报通讯员 娄崇婴 程 艳 蔡微波 何云灿 樊旭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