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2月1日 星期

嘉兴市: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


□本报记者 言 宏

一走进海宁市高级中学,迎面最显眼的大楼上标注着“学术中心”,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里原来是行政楼,是为了突出学校的学术地位特别调整的。学校定位于学术高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要富有学术力量;二是培养的学生要富有学术潜力。学术性高中要让学术有地位、让学术有平台、让学术有品质。”校长沈忠杰说。

类似的改变发生在嘉兴市的多所普通高中。这是嘉兴市推动普通高中从“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型的举措之一。

“嘉兴市加强整体规划,创新试点培育,整体推进,目前已经有3批试点学校。”嘉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杜平告诉记者。嘉兴市于2020年启动普通高中学校分类办学改革,促进了市域内普通高中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普通高中学校去同质、高品质的分类办学机制。全市共确定了17所普通高中分类办学市级试点学校,引导学校向学术性高中、文史类高中、外语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等方向发展。

各试点高中学校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师生特色、办学资源等因素,形成有独特办学风格的发展之路。比如,嘉兴市第一中学定位于学术高中,将“四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负荷力)教育”融入学校顶层设计;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是首批艺术类试点学校,通过大美育观下课程体系的建构、艺术教学方法的探索、课程评价反馈的构建等推进特色发展。

普通高中要进行多样特色发展,经费是绕不过去的难题。“我们每年设立近1000万元普通高中课改经费,用于高中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精准教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项目。”嘉兴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王欢说。针对学校不同需求,嘉兴市予以专项经费、扩大办学自主权、调整招生政策、增加教师编制等行政支持。为了增加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嘉兴市通过细化指标和调整权重,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发展性、多样化评价机制。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有一幢砖红色的大楼,大楼上“嘉兴市高中美术基地”几个字吸引了记者的眼光。信步走入,一间间画室中,学生或凝神作画,或琢磨雕塑,颇有艺术范儿。“这里有我校的学生,也有邻近学校的学生。”校长杨建华介绍。

从2021年至今,嘉兴共评定21个市普通高中学科课程基地,涉及普通高中16门学科,旨在打造成为全市“学科课程建设的指导中心、学科教学改革的辐射中心、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中心、学科考试命题的研究中心”。

要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特有的课程群必不可少。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嘉兴南湖高级中学定位于人文特色高中,形成了“多元发展,文史见长”的特色,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探索,几轮修改完善,形成了“南湖红”品性课程、“江南绿”知性课程、“北师蓝”个性课程的“三性”课程体系。海宁中学定位于美术高中,已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层次合作交流机制。

师资是普通高中学校多样特色发展的人才保障。为此,嘉兴市实施“嘉师成长攀登工程”,出台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在普通高中实施“三名工作坊”,即名校长工作坊、名班主任工作坊、名教师工作坊,着力培养一批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此外,嘉兴市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实施订单式教师精准培训,每年组织高中学校举办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

在嘉兴市教育局局长武曜云看来,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让每一所学校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找到最合适的发展道路,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关键,也是区域多元化教育生态建设的关键。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