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丹
“‘停课不停学’不只适用于学生,教师同样也需要不停地学习。”
“疫情将我们隔离,网络却让我们抱团成长,线上培训提升了大家的信息技术能力。”
“做个有准备的教师。开学后,我会带着假期所学回归线下课堂。”
……
随着我省中小学陆续开学,教师们的“加长版”假期也正式结束。不少教师感慨,特殊长假给了他们难得的机会来提升自我。“经过这段时间的在线授课,教师们不断实践与反思,拥有了更多线上与线下融合教育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副组长闫寒冰说。假期里,教师们究竟如何给自己“充电”,从而实现专业成长?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部分学校及教师。
线上培训,为教师成长赋能
由于疫情,我省各地原有的教师面授培训计划被打乱了。对此,省教育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提出,各地可根据“停课不停学”的实际需要,以急需、实用、有效为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教师在线教学培训。
“疫情之下,教师专业发展最根本的立场与追求显现无疑,它不再是教师应该完成多少课时的培训任务,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赋能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闫寒冰看来,市级、区级、校级等不同层级部门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教师搭建好学习成长的平台。
2月21日至3月7日,杭州市拱墅区“华文长康”新好学校发展群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教师培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初中部)、文晖中学、长阳中学、康桥中学4所学校的300多名教师和武汉市武昌区的7000多名教师共同参加了这次培训。据了解,每学期初进行教师培训,是“华文长康”新好学校发展群一直以来的传统。作为这次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者,省特级教师赵群筠不仅邀请了具有教育情怀的一线班主任现身说法,而且邀请了医生讲解疫情下如何保持身心健康,还邀请了教育专家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方面引领教师成长。
近两个月,杭州市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基于幼儿园工作的特殊性,陆续向全区幼儿园教师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课程。指导中心副主任黄洁介绍,该区共组建了26个培训班,每个培训班分别开设人文素养、理念先导、疫情防控、信息技术、项目课程、互动作业等6个模块培训内容。“借助钉钉,我们开发了适合区域教师的线上研训‘自平台’,不仅实现了教师学习资源包的整合,而且也为幼儿园开学做好了专业师资力量的储备。”黄洁说,从3月初至今,该区近2000名幼儿园教师参与了线上培训。
云端研修,成就“教育多面手”
直播授课、录制微课、剪辑视频、网上批改作业……“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们把“十八般武艺”统统学了个遍。“面对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开放的大好时机,教师们学会了优化整合;面对网课技术生疏带来的难题,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多种教学工具及小程序的使用;当学科搭档们遇到共同的教学困境时,大家探讨破解策略,让协作更紧密有效。”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全国知名班主任田冰冰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和网课局势中,教师们“停课不停研”,成了“教育多面手”。
“一场疫情,改变了校本教研方式。”海盐县通元中学教务主任陈百胜坦言,线上教研,且又是面对新的教学问题开展的教研,沿用过去的教研模式是行不通的。该校从教研组织、教研内容、教研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组建了不同层级的研修团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连线教研现场,在云端夯实专业能力;再如,每周推出1~2个与线上教学相关的教研主题,各个研修团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解决线上教学中的实际难题。“无论是线上教研还是线下教研,其关注点都是促进学生发展,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他说。
不久前,为了鼓励学校及教师将疫情发生以来的问题与对策形成系统性研究,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了“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学校教师主动组团参与了这一系列的课题立项申报工作,这使得他们的假期学习变得非常充实。从实践到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张方明说。
“这段时间以来,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闫寒冰表示,特殊时期的探索、反思与沉淀,必然会推动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专业能力的重塑,“面对未来,教师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从不同维度提升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