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3月25日 星期

校园战“疫”有支青年军


□本报记者 邵焕荣

针对1655名学生进行零报告排摸,每日收集核对有关学生的各项数据,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这个假期,“电脑不关机”“手机不离身”几乎成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钟岑岑的生活常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省高校辅导员在省教育厅及各校党委的领导下,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冲锋在前,涌现出了一大批特殊的“信息员”“管理员”“服务员”“疏导员”和“宣传员”。他们年轻、富有朝气、和学生贴得很近,给校园筑起了一道坚强的战“疫”防线。

从1月28日起,浙江大学的全体辅导员就进入了“战时”状态。无论在校或在家,他们都保证24小时在线。为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辅导员们纷纷在家中设置了“临时定点办公位”,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推出抗击疫情通知、责任倡议、宅家小贴士等,引导全校师生做好科学防范。

为确保能尽快排查好学生的健康信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系部总支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四级排查体系,全校42名辅导员坚持“不漏一人”,加班加点,24小时之内就完成了对11379名学生的排查工作。该校学工部副部长王汇说:“从1月26日到现在,所有辅导员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没有一人请假。”

记者了解到,抗疫期间辅导员承担着相当于社区网格员的工作,收集汇报疫情信息、宣传抗疫典型、疏导学生心理等工作虽然烦琐,但十分重要。疫情暴发后,留校的611名留学生成了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谢建伟心中最大的牵挂。为此,她主动牺牲家庭团聚时间,24小时驻守在社区值班室,通过寝室走访、微信联系和公众号推送等方式,为留学生们提供各类帮助。

这几天,由浙江师范大学辅导员曹玮和学生心理委员王炫婷共同打造的“一周好友”活动正式上线。该活动采用线上交友模式,并结合趣味交友小任务等来排解学生居家的孤独感,如一起打卡英语单词、一起分享日常的“小确幸”、成为彼此忠实的“垃圾桶”等。为惠及更多的学生,浙师大还构建了“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学生”三级疏导体系,以实现心理疏导全覆盖。

此前,在全省高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省教育厅党委副书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干武东强调:“要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工作队伍作用,把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战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信心,懂得关爱,理解责任。”

前不久,浙江大学辅导员项淑芳邀请5位嘉宾在线走进“形势与政策Ⅱ”课堂,给近200名学生上了一堂来自战“疫”一线的思政课。70后母亲承担一线防疫物资分配工作,80后医生奔赴前线救治病人……一线工作者的现身说法给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体验。浙江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汤亚则以“最美校友”的抗“疫”故事为主题,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身边的感动。课后,学生们反响强烈,纷纷提起笔给抗“疫”一线的学姐学长们写信。

与此同时,辅导员们还借助“浙群辅导员”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了“战‘疫’迎春”专栏。浙江工业大学辅导员李强用原创相声助力抗“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李赫自制防疫短视频播放量达千万,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用“云班会”开启思政教育新模式,嘉兴学院辅导员打好考研帮扶“组合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开展万余场线上家访活动……仅一个月时间,该栏目就陆续收到全省34所高校的各类稿件300余篇,共计编发12余万字的微文,在师生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在这场与疫情的搏击中,我省高校辅导员勇担责任、不负使命。”省教育厅宣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断丰富思政工作内涵,创新线上育人形式,谱写了抗“疫”一线的辅导员之歌。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