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和苑实验小学 周 超
夏日蝉鸣,这是二年级一次常规的200米跑田径训练课。4个学生经过几轮的快速跑,运动服被汗水浸湿贴在身上。总跑第一的小行昂着头,眼神里透着自信,表现出想要击败所有人的气势;总是垫底的小钱低着头,连呼吸声都带着沮丧。
4个学生身体素质相似,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以至于成绩逐渐分化。我知道,若听之任之,团队士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一轮跑完,我灵机一动,随手捡起一根小树枝,卷成环状,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神奇的‘加速耳环’,只要戴上它,就能每次都跑第一。”
小家伙们眼睛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我特意走到小钱面前,郑重其事地把“耳环”套在他的耳朵上,目光坚定且充满期待地说:“老师觉得你最有潜力驾驭它,要不要戴着它跑一次呢?”
小钱愣了一下,小脸蛋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正在状态的小行不屑地撇撇嘴,“我才不信呢,来就来,再跑一次”。
这一次,奇迹发生了——小钱像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最后10米竟反超小行半个身位,获得小组第一名。所有人都愣住了,小钱更是难以置信地反复查看计时器——成绩比平时快了0.8秒。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充满戏剧性。不信邪的小行要求再战,却接连两次被“开过光”的小钱击败。
这下小行彻底服了,也想戴这个“耳环”。
后来我读了书,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期待的力量,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虽然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原理,但是会经常运用它。除了“加速耳环”,还有神奇的“跳跳药水”。我拿着一瓶普通的饮料晃了晃说:“这是我研发的‘跳跳药水’,喝了能变成跳绳超人哦。”
话音未落,小胖墩豆豆已将“药水”抢过去:“我要破两百下。”
他仰头喝了两口,瞪圆眼睛打了个嗝,手里的跳绳唰地甩出残影,胖乎乎的身子竟跳出踩缝纫机的节奏,几乎要离地起飞。
“老师,我的头会撞到地板吗?”小明的声音细若蚊蚋。学生们第一次学习前滚翻,这个动作的要领是低头含胸,但他们害怕,就是不肯低下“骄傲的头颅”。
我蹲在小明面前,拿出一块金灿灿的饼状物,贴在他校服第二颗纽扣的位置:“这是一枚‘奥运奖牌’,你要用下巴夹住它,不让它掉下来,就能完成前滚翻。”
连我都很惊讶,小明就这样完成了前滚翻。有了小明带头,其他学生都向我讨要“奥运奖牌”,他们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记住了动作要领。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哄小孩吗?
电影《胜券在握》中有一句台词:“直到成功都没有被戳穿的谎言是预言。”没错,“加速耳环”“跳跳药水”“奥运奖牌”虽然都是善意的谎言,但是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增长的肌肉记忆却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