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云
将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不仅是换一张作息时间表,更要实实在在地作出改变。
一是,要改变教师们的观念。只有当教师们能够在下课铃声响起后,真正把学生“放出来”,让他们到操场上动起来,才能基本实现学生活动时间的延长。如果教师仍然在课间占用时间,或者对学生课间活动过度约束,那么延长课间活动时间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要解决学生课间“玩什么、怎么玩”的问题。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安全性较高的课间游戏。这样一来,教师放心,学生开心。
三是,要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这需要家校协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运动的氛围。只有当学生真正树立起锻炼的意识,他们才不会窝在教室里无所事事,才会主动走出教室,奔向操场。
陈宝国
延长课间活动时间至15分钟已实施一个多月,普遍反映是好的,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一定提升。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班级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各班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工作方法和自身能力有所不同。
一些优秀班级积极创设项目,充分利用场地,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部分班级仅偶尔动一动;还有一些班级变化不大,只是延长了时间而已。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因势利导,通过开展班主任讲坛、现场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开展课间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做好这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升他们的组织能力,从而促进课间活动的全面开展。
实际上,课间并不一定要开展大型活动,因为场地和时间都存在一定限制。学生只要能走到室外活动活动,如做几个俯卧撑、扭几下腰、压压腿、伸伸手等,就能够有效调节身心,舒活筋骨,增强身体运动机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yhglll
在试行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为了迅速落实这一调整,不仅要求教师严格准时上下课,还规定课间不准学生写作业,甚至专门安排值周领导巡视教室,不允许有学生在下课时间留在教室。
虽然,这么做是以“把课间活动时间百分百还给学生”的名义进行的,但学生并没有选择权。一些喜欢安静的学生,可能想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还有少数学习进度稍慢的学生,可能需要订正一下课堂作业。这些合理需求应该被允许,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龙泉许东宝
课间休息对学生来说是放松身心的关键时刻。如果学生能够在这段时间里尽情玩耍,把学习带来的压力和不愉快都抛之脑后,那么这样的课间休息便真正达到了目的。回想自己在乡村小学读书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个小操场,学生数量众多。即便如此,大家依然能够尽情玩耍,上课铃响时迅速回到教室。
葛永锋
教育即生活。课间是学生体验真实生活的演练场,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呼吸空间”。将这15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还给学生,就是将成长的权利还给他们,这样的做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
虽然课间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它是学生自我调节的重要时机。首先,这段时期应优先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比如起身活动、远眺放松眼睛、上厕所、补充水分等。其次,这段时间是进行同伴互动和课间社交的好机会,有助于学生释放情绪。学校可以发起倡议,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设计多样化的“课间套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