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星期

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性的温情


□绍兴市稽山小学 董 海

最近听课看到一个细节:一个学生高高举手,可当教师让他站起来发言,他又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几秒钟,还是没开口。

此时,教师对这个学生说:“以后想好了再举手。”

听听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想法?我觉得很不妥。

这个学生一定是想好了才举手的。他主动举手,难道是想在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面前出洋相?

公开课上,也许是因为过于紧张,学生对自己的临场应对能力缺乏估计,突然卡壳的现象很正常。

然而,教师的这句话隐藏着责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的话,还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不知道当时这个学生听到这句话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但一直到下课,我都没看到他再举过手。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填塞知识的容器,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积累和加工,忽视了学生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殊不知,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方乐土,而语文学科充满着生命活力,语言文字折射着人性的光辉。

因此,教学目标一定要顾及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教育,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发展的畸形教育。

一位把学生当成完整的人来对待的教师,总是会自觉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关心和帮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满足学生个体独特的生命需求。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该案例中,面对一言不发的学生,如果是我会怎样做呢?

我会一边拍拍学生的肩膀,让他坐下,一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回答。面对这么多老师,紧张很正常。没事,老师期待你的下一次发言。”

我一直很喜欢王崧舟的课。他认为,看见人,回归人,在有限的背后寻找人的潜能,在缺陷的周围见证人的生长,在幽暗的深处发现人的逆光,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使命。

在王崧舟的课上,一个男生说:“宝玉很善良。”

王崧舟就问:“你的看法和其他同学一样,为什么你还要说?”

男生一时语塞。

王崧舟就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请他在三个答案中选一个:一是没听清前面同学的回答;二是想补充前面同学的回答;三是想强调前面同学的回答。

一个女生说:“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

王崧舟就问全班学生:“谁愿意和她交朋友?”

学生们纷纷举手。

王崧舟对女生说:“你不孤独啊,荷花,你有很多朋友。”

这是语文课堂的温馨时刻,是洋溢爱与关怀的人文场景。

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示自由精神的舞台,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语文教学不仅要目中有人,还要目中有生命。只有从生命的视角出发,课堂才充满人性的温情,才能看到一个个慢慢站立并逐渐饱满起来的个体。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