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星期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衢州第二中学 胡欣红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一个月以来,以“高开疯走”之势,创造多项票房纪录。这部动画电影不仅以撼人心魄的视效呈现和扣人心弦的情节铺陈赢得观众的喜爱,更是一部生动的教育启示录,值得好好品味,并能从中淬炼出“三昧真火”一般的教育哲理。

上昧真火:保护个性差异,允许试错成长

大大的黑眼圈,两排小钢牙,一脸坏笑,哪吒并不是人见人爱的“别人家的孩子”,倒更像个“熊孩子”。不过,这个让人不省心的孩子,却有颗不认命的心,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孤勇者”。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第一部里,哪吒与身份的偏见对抗;在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涅槃觉醒后摆脱束缚,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毫不夸张地说,哪吒用他的叛逆、反抗、不服,再一次点燃我们心中未曾消亡的少年气概,令人为之热血沸腾。

哪吒故事作为中国神话中的经典IP,从来不缺影视、戏曲、动漫的改编和演绎。《哪吒2》却将这个故事的核心价值设定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让小哪吒所发出的呐喊——“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引发无数观众的强烈共鸣。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哪吒”,谁都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这或许就是《哪吒2》爆火的秘密所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完美的,哪吒出生即背负“魔丸”宿命,与无数被贴上标签的孩童形成镜像。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标准答案如同天宫降下的符咒,将每个独特的灵魂压制成整齐划一的模板;而在标准化教育的炼丹炉里,个性差异被视为需要祛除的杂质。

每个教室里都坐着“哪吒”,有人看起来表面乖张不羁,内心却渴望被看见;有人看似沉稳持重,灵魂早已千疮百孔……如果一味以分数论英雄,扼杀学生的多元成长,制造出大量“刷题机器”,在科技快速迭代的今天,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变革的创新型人才。

《哪吒2》则启示我们,教育的艺术在于以多棱镜的智慧,照见每个棱面折射的光芒。“熊孩子”也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具备专长和潜力。教育者不仅要有容错的气度,更要深刻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多面体,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允许哪吒式学生在试错中成长。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理应砥砺其精神,激发其斗志,帮助其实现“逆天改命”。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的炼丹炉,而是让生命自由生长的洞天福地,就像任哪吒肆意奔跑的山河社稷图,能够开启每个学生发现自我的奇幻旅程。

《哪吒2》启示教育工作者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避免单一评价维度的局限,构建更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

中昧真火:无条件地接纳,顺应孩子天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擅长的,甚至家里经常闹得鸡飞狗跳。

哪吒一降世便被贴上“极度危险”的印记,冲动多动,屡屡“犯事”。但李靖夫妇并没有放弃他,而是无条件接纳哪吒的不完美。无条件接纳是教育的基石。面对天生带有“魔丸”标签的哪吒,母亲殷夫人说:“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那个因为哪吒的傲气而没能完成的拥抱,最后以一种无比戳心的方式“补抱”。母爱在这一刻如此具象——即使你浑身是刺,母亲也会不顾一切去拥抱你。这也是对“爱的教育”的生动诠释。

接纳并非纵容,而是信任与宽容,顺应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其天赋和潜力,引导其健康成长。

父母的角色不是营造完美虚无的人设,而是要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和温暖港湾。冒险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一些“熊孩子”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需要成年人的正确引导。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东海龙王敖光一直希望儿子敖丙能继承龙族的家业,于是用自己的经验为他扫清障碍,规划人生。

在《哪吒2》结尾,这位老父亲醒悟,家庭压力终将阻碍儿子的自由发展,他放下担忧和不舍,终于把选择权还给了敖丙。

殷夫人和敖光给我们作出了家庭教育的示范。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也有权将未来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懂得反思的家长,会给孩子最大的平等和尊重,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去感受他们的情感。

下昧真火:尊重学生选择,成功始于热爱

《哪吒2》爆火,电影的价值也在银幕之外。一位半路出家的导演,竟然拍出现象级作品,成为中国导演票房榜第一名。

缔造“神话”的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未尝不是一个“哪吒”。他从小就想做漫画家,但家里并不富裕,学医大三那年,决定回归本心自学三维动画。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广告公司工作,后来干脆辞职在家,花费3年多时间一心打磨动画短片。2008年他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走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2019年,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然而,饺子和他的团队能够不被成绩和荣誉冲昏头脑,坚持沉潜5年,继续精心打磨《哪吒2》,终于在今年春节档再次一骑绝尘,荣登票房榜首。

始于选择自己的热爱,归于热爱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对动画的真爱,饺子不可能耐得住寂寞,把从事动画事业视作一辈子的事,无怨无悔地付出无数心血。

饺子的故事当然很难复制,但却不无启迪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有无限可能,每个人的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谁都有可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驱动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努力,并鼓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

每个学生都是未被破译的生命密码,亟待唤醒与赋能。在这个知识唾手可得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驯服的“灵珠”,而是敢于改写命运的“魔丸”。教育的终极使命,应该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如涅槃重生的哪吒,在天地间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