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灵活地组织习作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享受习作并高效地完成习作任务。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
张晶晶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每册都创新性地编排了一个独立的习作单元,这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探索,目的在于提高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一线教师在面对这些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习作单元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其教学要求。同时,学生也难以在习作单元中准确掌握核心知识,导致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了困境。笔者以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在项目化学习的视域下,实践和探索习作单元的统整教学,以寻找解决这一困境的钥匙。
一、习作单元统整教学的两大困境
(一)教师层面:忽视整体
当教师面对全新的习作单元时,往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时,有些教师仅仅是将其作为单纯的习作教学来处理,阅读归阅读,习作归习作,而没有将两者整体勾连起来。这样的教学等同于无视教材的苦心编排,无法凸显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不少一线教师因此陷入了“很难教”“教不好”的教学困境。
(二)学生层面:惧怕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这一目标强调让学生掌握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习作单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素养的平台,但不少学生面对习作仍然存在“不愿写”和“害怕写”的心理障碍。在整个习作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项目化视域下的习作单元统整教学
项目化学习与习作单元的教材和教学特点高度契合。在习作单元的统整教学中引入项目化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机需求、学习需求和支持需求,为学生搭建多种支架,包括情境支架、范例支架和评价支架等。
(一)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学生习作的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预习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之前,教师巧妙地引入一个项目化任务:学校一年一度的“最美教室”评比活动即将开始,三年级学段要求结合语文第五单元的学习,开辟一个新栏目“我心中的想象岛”。这个栏目将围绕“奇妙的想象”设置小栏目,展示丰富的内容。“我心中的想象岛”应该设置哪些小栏目?展示什么内容?
通过设置项目化任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的热情。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将最优方案向全班展示。有的小组计划先呈现单元导语中爱因斯坦的名言,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接着罗列本单元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中的语段,最后展示同学们的佳作。另一些小组则表示,他们打算先展示课文中关于神奇的想象的语段,然后概括出想象的方法,最后展示同学们想象的片段和习作。
(二)搭建范例支架,助力学生语言的锤炼
在学生经历了“感受—理解—创造—分享”过程之后,他们在完成最终的习作时,能够综合运用想象的方法,并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现想象的过程和序列。这使得许多学生的习作成果呈现出条理清晰、过程明了的特点。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讲述的故事内容富有想象力,但语言表达不够精彩,无法充分吸引人。
针对这一问题,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提供了最佳的范例。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课文中寻找那些使想象显得更加神奇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重新审视整个单元的语言运用,学生发现了一系列使想象更神奇动人的语言技巧,例如使用问句、运用加减乘除的比喻手法、为句子增添节奏感等。
(三)搭建评价支架,促进学生习作学习的反思
在习作单元的尾声,针对“我心中的想象岛”这一栏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内容进行展示?是否需要减少或增补某些栏目或内容?学生们纷纷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将想象的方法作为小栏目的名称,小练笔和大作文都可以在栏目中展示,甚至还可以增加描述这次想象习作给大家带来的独特感受的内容,包括教师的评语和同学的体悟等。通过这样的反思,大家的想法变得更加多元,栏目也更具特色。
在项目化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从项目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进行思考与改进,确保项目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学生也应从学习反思中发现自己的收获,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