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书法学习,学生能够持续提升汉字书写能力及核心素养,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促进全面发展。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屠思嘉
小学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小学书法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传承书法艺术,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传统的小学书法教学通常采用描红、临帖等形式,缺乏智慧教学资源系统的辅助。这种教学方式在展示书法字体演变、书法文化、书法家的创作特点等方面受到限制,往往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资金、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尚未建立智慧书法教室,依然在传统的教室环境中进行书法教学。这样的空间环境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小学书法教学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基本上遵循的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书法学习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书法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传统的小学书法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书写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关注学生书法素养的整体提升。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临摹教师书写的范字或现成的字帖,并对学生的书写成果进行验收,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部分书法教师自身的书法功底不够扎实、书法素养相对缺乏,他们往往无法在文化知识和书法素养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示范和教学评价的范围有限,难以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缺乏手把手的指导和互动交流,这限制了学生进一步提升书法水平。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丰富书法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小学书法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书写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势,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师生配备和建设智慧书法教室,推动书法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打破传统书法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写“福”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书法教学系统中的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书体的写法。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引进专业书法教师,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为了提升书法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加大对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书法培训力度,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智慧书法教学操作系统。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可以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以向专家请教解决疑难问题,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书法专业素养。
(二)优化书法教学方法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硬笔书法与软笔书法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依托语文课堂这一主阵地进行硬笔书法教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和字形结构,确保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应依托书法课堂进行软笔书法教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读帖和临帖,掌握用笔技巧,并具备书写完整作品的能力和一定的书法审美能力。
小学书法教学可以采用“课程筑基+社团培优”的设计策略,将课堂教学示范与课外拓展训练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语文教师负责上好书法基础课,确保书法基础教学的落实;美术教师则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和评述书法作品的方法,了解不同书体的写法。课外拓展方面,可以以课后托管为契机,由书法教师面向全校组建书法社团,并上好书法提高课。做好硬笔与软笔书法的衔接,以及课堂内外的结合,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水平,使他们在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方面得到熏陶。
(三)创新书法教学形式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湖州作为湖笔的摇篮,具有独特的地域书法文化特色和优势。学校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的责任,应不断丰富书法教学形式,将书法教学与社团活动、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链接湖州地域书法文化,推动书法艺术进入校园,打造校园书法品牌。
学校可与当地书法家协会合作,开展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还能让他们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具体措施包括:邀请书法名家进入校园,举办书法讲座和示范课,让学生领略书法名家的艺术风采;安排学生参与湖笔制作的实践活动,感受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学生参加“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等书法比赛,举办校内书法比赛和获奖作品展。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其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