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11月8日 星期

劳动实践是最适宜跨学科的学习方式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新湖校区 徐 琪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许多学生五谷不分,但对种植活动充满兴趣,苦于平时没有参与的机会。在学生们的眼里,蔬菜的根、茎、叶、花、果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玩·美”的育人理念,开辟了“金种子乐园”种植园,聘请当地的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展开学科整合式的学习,真正把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针对“金种子乐园”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散点分布的情况,笔者重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联结多种资源和校园文化,并融入校园其他劳动内容。

如草坪上长满杂草,就举行一次拔草劳动;校园中树木的养护也交给学生,每班认领几棵,定期浇水;在“三八”国际妇女节等节日,开设“花市”,学生在校门口设立摊位,售卖自己班种的百合、郁金香……这样增加了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校本课程,更能让学生学会日常种植管理的一般方法,初步体验劳动的喜悦。

各学科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有内在思维的碰撞。因此,各学科教师要从劳动课程的内容出发,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相融合,挖掘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

如“相约菜园”(劳动+语文)、“农具的认识与使用”(劳动+综合实践)、“土地的丈量与整理”(劳动+数学)、“种子的认识与播撒”(劳动+科学)、“植物的观察与记录”(劳动+语文)、“记录向日葵的生长”(科学+美术)等,每个内容占一或两课时。

如“土地的丈量与整理”,通过实践“我是小小勘测员”活动方案,教师带领学生获取菜地中蕴藏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一块菜地占地约多少亩?一块菜地大约能种下几株菜苗?有哪些测量方法?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最后,用步测的方法形成对土地面积的基本感知,将数学的“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在具体生活场景中。

教师巧设支架,设计任务驱动,以触动、撬动、支撑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

梅雨季节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积水难排、植物生长减慢等状况,教师让学生交流讨论,确定治理方案之后,分小组实施松土、挖渠、施肥等措施。

这一学习模式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将学习成果可视化,设计“一图、二卡、三袋”,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一图”即思维导图。一轮劳动结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劳动过程,在班级分享交流自己的感悟与收获,画出思维导图,撰写劳动成果报告。“二卡”即评价卡。以鼓励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和品质,以及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三袋”即植物生长记录袋。“金种子乐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周期很长,学生给每一种植物设立生长档案,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以及农事小知识、小经验。

凡事预则立,立则行,行则达,课程也是如此。“金种子乐园”劳动教育课程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目标为总方向,“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发现教材中本身蕴含的劳动教育内容,深度挖掘学科融合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立足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回归真实有效的劳动情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等品质,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最光荣”等劳动观念。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