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新安镇勾里中心学校 沈 盛
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学生常常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表达,推进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然而,课后作业仍然是以传统模式为主,即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就完成什么作业。
那么,在作业设计这个环节,学生是否能够享有自主权?这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分享式作业的探索尝试。
具体做法是:先由每个学生或小组参与摘录或编写题目,可以是数学拓展题,也可以是有关数学文化知识的趣味题,全班学生做完这道题,再由出题人或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解题过程。
有一次,两个小组的组长分享的作业刚好是一道小数乘法和一道小数除法。这两道拓展题出现了很多个“0”,学生觉得很难,其实这就是学生的认知起点。
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两名组长的解析,分享解题过程,运用规律化繁为简。这样的分享远比教师说上三五遍有效果,出题的两个小组更是充满自豪。
另一次有趣的分享,是一个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讲解用方程解决问题。学生的语言很稚嫩,但他很会思考,会联系生活实际。同龄人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学生们才听得懂,也乐意听。
按照师生事先的约定,优秀的分享式作业将推送至班级公众号,原汁原味地供全班学生家长浏览。
分享式作业不是传统作业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用学生本位的思想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
喜欢探索与分享是人的天性。当每个学生都有作业设计的权利,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在做由自己设计的作业时,心里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