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1月1日 星期

浅谈学生学习素养的培育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慈溪市白云小学 余建波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最为关键的空间,因此,教师应当思考如何超越学科界限,从全面育人的视角来组织和优化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将优化课堂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核心策略,以此助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学习工具,但不少学生存在丢三落四的问题。这往往导致在需要使用学习工具时,学生匆忙地在课桌中翻找,从而打乱上课的节奏,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制定了物品摆放规范,详细规定了各学科所需物品的准备和摆放要求。以数学课为例,学生需准备数学课本、课堂作业本、草稿本及各种文具,书本需整齐叠放在课桌的左侧,文具则需整理好后放在课桌的右侧。此外,学校还安排学生担任习惯督导员,在每节课前负责提醒和检查物品的摆放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与课堂相关的物品,从而显著提升课堂效率。

二、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时,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力差异为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机会。小组合作探究不仅是课堂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部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立体式合作探究,并将合作探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后,各小组选出代表与其他小组进行深入交流,分享意见。其次,将这些交流成果带回各自小组,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完善。最后,将那些仍然存在疑问的探究结果提交给全班讨论。这种螺旋上升式的探究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共同提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发言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二八”现象,即80%的课堂发言由20%的学生完成。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教师提问内容不合理、教师的个人偏好和视域盲区,以及学生的不自信心理等。为了消除这一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改变提问方式,教学中采用随机提问、“开火车”提问等多种形式,扩大提问的覆盖面,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发言,融入课堂学习;二是巧妙运用课堂评价,以改变学生不自信的心理,充分给予潜能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课堂回答中体验到成就感。

四、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

黑板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媒介的角色,合理利用黑板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梳理和重难点的突破。在数学教学中,应提倡“三分”理论,即将黑板的三分之二区域用于教师教学,将剩余的三分之一区域划为学生学习区。这样的划分旨在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留下学生思考的痕迹。此外,笔者还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块小黑板。这些小黑板作为大黑板的延伸和补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路。这样的呈现方式能够同时激活学生的言语和表象编码系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小黑板还充当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反馈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黑板上的思考过程展示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小黑板上的教师评价和指导来获得反馈,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五、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策略

在课堂评价方面,学校推行了一套“赏识卡+优点卡+星级学生+白云好少年”的评价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赏识卡由教师和同学共同发放,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而优点卡则由学生自行填写,旨在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肯定。这些卡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点滴收获和学习行为的小幅进步。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学校进一步扩展了评价的内涵与外延,采取了分项评价与写实记录相结合的方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逐步优化课堂教学后,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接近九成的学生会根据每天的学习和作业情况,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改革下,教师团队也实现了快速成长,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可以预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生的学习素养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