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 叶晓燕
暑假临近,小豪家长就开始忧心忡忡,与我联系,说自己的孩子喜欢玩手机,上课期间,因为听老师的话,还能受控制;可一旦放假,父母都要上班,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根本没办法管,这可怎么办?
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去年暑假,听说个别家长苦不堪言,他们的孩子深受“机”害。
这是我任教的第一个暑假,家长们希望我能帮帮孩子。
这个班的学生在我面前非常听话,规规矩矩的,可在家长面前却判若两人。毕竟才二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
既然他们更愿意听教师的话,那就让我借高科技之名,试试与家长合作破局吧。
一、做局
在学期结束的班会课上,我利用希沃白板与手机的同步功能,将随手拍下的学生活动照片投放到教室大屏幕上,并故作神秘地说:“假期来了,老师‘下载’了一款新型‘软件’,就像监控器一样,时刻关注你们的在家表现。”
学生们听得瞪大了眼睛。
“你们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它会马上自动拍照发给我,并自动统计你们一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我们比一比谁使用的时间少,等到假期结束,位列排行榜前三的同学将获得荣誉徽章。”
也有个别学生将信将疑,特别是小豪,他带头质疑:“老师,要是我妹妹在用平板电脑,总不会赖我头上吧?”
“肯定不会冤枉人的,我已经调试好了,只有使用者才会被拍照。”
爱学习的小涵担忧地说:“老师,要是我在上网课,超过一个小时,它也会拍照吗?”
“放心,如果是网课,‘软件’会自动过滤。”我得意地夸大这款“软件”的特异功能。
二、入局
要想让这款“软件”发挥预期作用,迫切需要教育合伙人——家长的大力配合和积极助推。于是,班会课一结束,我便紧锣密鼓地安排家访。
与小豪妈妈定好时间,我便如约而至。小豪家共六口人:除了小豪,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看妹妹就已经心力交瘁,无暇顾及小豪。因缺少家长的陪伴,手机就成了小豪最好的朋友。
由于我事先已在班级群里就“软件”一事跟家长通过气,一到小豪家,我就当着小豪的面,指导他妈妈“下载”这款“软件”。
趁小豪不注意,我悄悄地与小豪妈妈约定:只要孩子一天里使用手机超过一个小时,就请她拍照发给我,我马上电话联系小豪,批评教育。
此次家访,我找到了同盟者。
我还给小豪父母布置陪伴任务,在小豪的学习时间中,穿插阅读、运动、家务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双休日尽量安排一家人出游。
三、破局
家访结束后的第一周,陆续有家长反馈,给“软件”点赞。特别是小豪妈妈来电:“老师,您这个方法真好,我家宝贝不仅自己不玩游戏了,还让妹妹也不要看平板电脑,说老师会知道的。”
第一周过去了,从统计情况来看,全班学生都能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这一周,我的手机未收到任何不称心的信息,我很高兴。
但好景不长,刚进入第二周,小豪妈妈就火急火燎地给我发了一段语音,外加一段视频和一张图片,说是小豪爷爷发给她的。
看到视频中的小豪游戏玩得正欢,我立马一个电话打过去。起先,小豪矢口否认,声称自己正在写作业,可当我把他玩游戏的时段、游戏名称和过关等级告诉他时,他便哑口无言了,只好说:游戏实在太好玩了,自己没能忍住。
我便告诉他:“手机对每个人都有诱惑力,老师有时候也很想玩手机,但我知道玩久了对眼睛有害,我会放下手机,去做其他事情,比如读书、洗碗、拖地……”
我让他对照一下作息表,看看这个时间点该干什么。正说着,电话那头传来小豪妹妹的哭泣声,我便建议他去哄妹妹,做一个温暖的哥哥。
虽然是放假期间,班主任却如影随形。一通电话,共情讲述和正确引导,及时把控住一颗欲罢不能的心。
之后,小豪基本上能按照作息表安排时间,虽然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拿手机玩游戏,但是总能在临界点结束。从小豪妈妈的朋友圈可见:海滩、科技馆、厨房……小豪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假期即将结束,根据前面几周的统计,我发现很多学生阅读课外书和亲子运动的时间在逐渐增多,而家长发给我的孩子玩手机的图片和视频寥寥无几。
开学后,我在班里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按照约定给“暑假好少年”颁发徽章和奖品。
点评:
电子产品成瘾已然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帮助学生摆脱电子产品成瘾,需家校联手,形成合力,智取而不能硬来。本案例发挥巧思,聚焦电子产品成瘾问题,借科技的东风,设期末结业式之局,引导学生正视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的问题。同时,教师借助暑期家访,与家长结成联盟,适时引学生入局,让其相信“软件”的存在。通过与家长的紧密沟通,时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把控学生对电子产品欲罢不能的心,把握关键时机,让其深信不疑。班主任隐于幕后,如影随形,打破家校沟通的壁垒,建立家校共育的城墙。一个简单的迷局,正确引导学生破除电子产品成瘾,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点评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关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