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9月13日 星期

学校回归“老底子”教学方式,你怎么看?

本话题可继续探讨——

童抒雯(楼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浙江一些学校推行“素课日”,即每位教师每周有一天重新用黑板、粉笔授课。有教师表示,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可以保护学生的视力;而教师在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在思考,可以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也有教师表示,传统授课方式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池林刚

为回归而回归的话,我感觉是教育的衰退。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要看教师选择的结果。

电子白板、实物展台使用多年,已经成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离不开的教学助手。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适量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减轻学习的负担。

吴笔建

大部分教师是熟悉教材和教学目标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比较熟练,不用多媒体课件,对上课的影响不会太大。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但现在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离开了课件就不知如何上课,暴露出自身的短板。

俞铁钢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本来就是教师的舞台。传统的授课方式有不少优点,师生可以更好地互动,相较死板的人机互动更有人情味。再加上现在的教学用具配备齐全,“素课日”是这个多媒体教学时代很好的调味剂,教师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yhglll

无论是备课还是听课的效率,黑板都不如白板。但凡事过犹不及,教师依赖白板,可能导致消极备课,甚至人文素养降低,也对学生的视力产生影响。两者需要结合,不可偏废。

教师回归黑板教学,需要做的教学准备有很多:了然于胸的课程主线、清晰明确的课堂指令、精干凝练的记忆要点、高效活泼的课堂组织、形象可学的示范活动,还有距离更近的师生关系。

因此,我支持定期小范围组织黑板教学,不建议作为日常规范。

俞和军

白板不是黑板,只是屏幕;多媒体只是辅助,而不能代替传统教学。

现在学校一旦停电,很多教师就不会上课了。为什么?教师很少去钻研教材、研究课堂了,为什么?因为课件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师都成了课件播放员。

声光电的过度刺激会削弱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

龙泉许东宝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无论走进哪一所学校、哪一间教室,映入眼帘的都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过去为了获取先进设备,教育工作者们费尽心思;而一旦拥有了这些资源,再想回到那个仅有“素课”的时代,显然是不可能了。

往昔上“素课”,是由于物质匮乏。除了偶尔放映一下幻灯片,用蜡版印刷试卷,教学只能依靠教师个人的讲解。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必将进入校园,因此在课堂中继续使用多媒体工具是必要的。

现在的课程门类繁多,学生文化基础厚实,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需要借助视听辅助工具来提升教学效果。

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是恰当的而不是盲目的,应是真正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的,而不是不加选择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