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张倩芸
期末练习卷中有这样一道题:有3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分到8本,还多几本?
许多学生的答案是这样的:“34÷4=8(本)……2(本),答:还多2本。”
很自然地,我把这些答案圈出,发下去让学生订正。
讲评时,我让做对的学生来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4×8=32(本),34-32=2(本),答:还多2本。”
“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的?”
“先要算出分掉几本,然后再算还多几本。”
很快,做错的学生都开始订正起来。这时,小霖举起手,满脸疑惑地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用有余数的除法来做不可以呢?我这么算,答案也是2本呀。”
这一问,那些正在订正的学生都抬起头看向我,渴望得到解答。
我没有马上回答小霖,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谁知道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思考着。过了一会儿,小丁举起手,自信地说道:“每组分到8本是已经知道的信息,不能用在算出的答案里。”
我赞许地向他点点头,可再看看其他学生,仍然是似懂非懂。
于是,我在黑板上又写了一道题:有3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到2本,还多几本?
“这道题该怎么做?”
学生们马上拿出练习本算起来,很快,举起了好几只小手。
“4×2=8(本),34-8=26(本),答:还多26本。”
“那这道题用34÷4算可以吗?”
这一次,学生们都摇头了。
“为什么不能?”
“如果用除法做,就是34÷4=8(本)……2(本),可题目中告诉我们每组分到2本,而不是分8本。”低年级的学生能这么思考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小霖又举手了:“老师,题目中的‘每组分到2本’已经告诉我们,要先算出知道的,就是分掉8本,然后才能算多出的26本,所以不能用除法来算。”学生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
我对他竖起大拇指:“你真不简单,不仅明白道理,还说得这么清楚。”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出一道这样的题,自己算一算?”
“能!”
很快,学生们编了很多题:
有3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到3本,还多几本?
有3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到1本,还多几本?
有3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4个组,每组分到5本,还多几本?
……
“在自己编题、做题时,你们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和原来的题目比,我们就换了一个数字。”
“你真会观察,换掉其中的一个信息后,我们就清楚地知道,用除法做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一样,只是一种巧合,并不是正确的解答方法。”
学生们频频点头。尽管这节课用了大量时间在讨论这道题,可我并不觉得可惜,弄懂一道错题,远胜于讲解很多学生们原本就会的题。
我要感谢小霖的那句“为什么”,正是这个“为什么”,让我懂得讲评错题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们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与想法,及时因势利导,激发而不是扼杀他们的数学思维。更何况,学生的质疑可以锻炼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鞭策教师努力备好每一堂课、每一道题,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