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不仅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还能跨越国界、改变世界。闪耀真理光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引领世界大变局的人间正道,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磅礴的实践伟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第十六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实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感性认知上升到学理认知,实现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有机统一。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认同教育应该聚焦哪些内容呢?我在学情调研中发现,经过中学阶段思政课和高校其他思政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背景和科学内涵已基本清晰,但对近年来有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实践方案了解不够全面及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的理论渊源、学理基础和文化根基的了解不够深入系统。
因此,在对人类命运共同理念的认知认同教育中必须聚焦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既要全面介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实践方案,又要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的真理之道,而最终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的转向。
实现这种转向必须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担当。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专门设立了“弘扬真理的青年担当”模块,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而激发学生顺应历史潮流、阔步人间正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基于上述构思,教学设计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服务于达成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一是在感性认知层面要让学生掌握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二是在学理认知层面要让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的理论渊源、学理基础和文化根基;三是在行为引导层面要启发学生思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和担当。
因此,我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设定了“命运与共的中国方案”“世界大同的真理之道”“弘扬真理的青年担当”三个模块的内容。
“命运与共的中国方案”模块简要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实践方案,即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讲解的方式点明这些全球性倡议的实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象化表达,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的最新实践载体,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世界大同的真理之道”模块主要是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视角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的理论渊源、学理基础和文化根基,尤其是注重从“两个结合”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理认知。
“弘扬真理的青年担当”模块则通过案例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进而总结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即树立全球视野,敢于奋斗当先,深化交流互鉴,携手世界青年,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建设者、传播者和贡献者。
基于上述教学内容的安排,我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一是以问题链开展启发式教学,并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三个层层递进的启发性问题作为逻辑主线,引发学生思考。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中国给出什么样的应对方案”“为什么中国有底气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大学生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担当”。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命运与共的中国方案”“世界大同的真理之道”“弘扬真理的青年担当”三个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过程主线清晰,环环相扣,启发有力。
二是选择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注重提升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为避免抽象地谈问题,我选择杭州亚运会“小青荷”青年志愿者的经典案例,尤其是运用浙江工业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感人事例,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的针对性、真实性和说服力。
此外,在课堂结尾的设计上,我注重利用最新时事热点提升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号召力。2024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以此收尾,能够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的历史使命,更加坚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真理指引的信心,为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奉献青春力量。
结尾设计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又做到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能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深刻感悟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
点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真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本节教学设计以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在学理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和最新的时事热点素材启发学生思考,既全面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又成功激发了大学生弘扬真理和践行使命的责任担当。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衔接流畅,环环相扣。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既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理论认同向行为践行的转化,真正体现了思政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要求。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邢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