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真理的味道是革命胜利的味道。”
“它是努力奋斗的味道。”
“是幸福的味道。”
……
这是三年级学生对于“真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的回答。稚嫩的童言童语背后,是他们对于真理最朴素的情感认知。
可能有人会问,是什么样的课堂让小学生能有这样的感悟?其实,如何将“真理的味道”这样一个宏大而又严肃的主题,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入到学生的大脑里,落到学生的行动里,上出一堂有滋有味、学生喜爱的思政课,一直是我们教研团队最想要破解的难题。
作为这节课的执教者,我有以下几点想和大家分享。
一、基于“真”需求
三年级学生对于真理这个概念有着怎样的认知和情感基础?我们对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开展了采访、问卷等一系列课前调查,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
从认知基础看,学生平时通过阅读课外书、观看影视作品、生活体验以及参加主题德育活动等方式,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已有一些了解,对他们有崇敬之情,但对真理和信仰的内涵理解是比较模糊的。
从能力素养上看,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但需要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行为引导来看,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榜样的示范作用在这一阶段尤为有效。
基于此,在备课时,教研团队经过深入思考、反复试教,最后确定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思路:以贯通课堂内外的体验活动为主线,以充满感染力的故事为载体,以层层深入的问题链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以教师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帮助他们对“真理的味道”这一主题建立全面、立体的认知,培养对真理和信仰的崇敬之情,激发追求真理的动力。
二、注重“真”体验
要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需要以真实的体验开展教学活动。
课前,我组织学生来到位于义乌市的陈望道故居,开展“追求真理的味道”主题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被革命先烈为信仰而不断奋斗的事迹深深打动。在看到陈望道先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进嘴里时,有学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在来到印刻着《共产党宣言》的一面墙前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低声念诵……
课堂伊始,我以“墨汁当红糖”这个让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作为导入内容,引导他们思考:“墨汁明明是苦的,为什么陈望道先生却说甜呢?”激发学生对“真理的味道”的探索欲望。
首先,我通过视频和充满情感的解说,带领学生回溯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样子,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许多多爱国志士都在寻找一条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道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真理的力量鼓舞了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
此时,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对真理内涵的认知也初步建构起来。接着,我通过一则视频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学生从充满感染力的故事中逐步感悟到是真理的力量催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如果说前面的故事是“点”的深入,那么“面”的展开同样重要。
我以视频结合深情讲述的形式展示百年来无数人坚定信仰、追求真理,让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故事,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信仰的力量。在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中,在激昂乐曲的烘托下,在教师激情有力的语言激发下,学生对真理和信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带领学生回顾完荡气回肠的中国革命进程,我将学生的视线拉回现实,以家乡浙江的发展为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美丽和繁荣是怎么来的”。在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之后,我列举了几项浙江发展的突出成就,并坚定地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浙江人追求真理所取得的成果。
三、关注“真”成长
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真理的内涵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信仰的力量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是“真学”后产生的效果。于是,我抓住时机,回到开篇时的故事情境,回应当初提出的问题,请学生再次思考“真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适时出示金句,带领他们诵读,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真理的深刻内涵,提升对真理的认知水平。
思政课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最后,我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行动去追求真理”,以此问题驱动学生将对真理的理解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身边榜样的示范和师生的交流互动,学生的思路逐渐打开。
“我要向陈望道先生学习,做事专心致志,不怕困难。”“我喜欢做实验,我要认真探索科学的奥秘。”“我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让家园更美丽。”“我要认真学习,努力实现梦想。”……学生们已然认识到:真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追求真理。
如此,一个宏大的主题,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在一次次体验感悟中、在师生的深入对话交流中逐渐缩小,无限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催化剂。
点评:
大中小学思政课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有机整体,小学阶段思政课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注重开展启蒙式学习。方烨萍老师这节微课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精选浙江特色资源,用故事教学的方法带领学生品味真理的味道,感受真理的力量,主要体现以下特色。
一是宏大与细节整合,让故事入脑。在这节课中,围绕“真理的味道”这一宏大的主题,教师选择了三个故事——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时代浙江蝶变,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学生感知真理的内涵。
二是逻辑与情感融合,让故事走心。要让故事动人,需要采用情理交融的叙事方式。本课中,教师通过深情讲述陈望道把墨汁当红糖的情节,感受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忘我热情;视频呈现红船上的会议情景,聆听共产党员践行初心的铮铮誓言;画面展现浙江成就风貌,感受融入当下幸福生活的真理力量,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是聆听与体验结合,让故事促行。要把故事讲真切、有成效,还要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活学活用。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陈望道故居,在课中组织学生思考交流、创意表达自己追求真理的志向和行动,将聆听与体验相结合,带动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切感悟真理的力量,播下信仰的种子。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邬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