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中职学情,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 张 吟
公共艺术(美术)课程,是教育部规定中职非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笔者从中职学生的学情出发,谈谈对公共艺术(美术)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类比自身绘画史,拉近时空距离
温州市的中职学校统一使用的美术教材为人教版的《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个单元内容便是中国绘画艺术、西方绘画艺术。第一课对应的实践活动为“学画中国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打破教材原有格局,从整个人类的视角着手,将学生自己的绘画史与人类绘画史进行类比,让学生在不断拉近的时空距离中走近艺术。
在课程初期,学生应建立与团体、与艺术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弱化”教材,拉近学生与这门学科的距离。在开学第一课中,笔者结合学生的绘画经历,介绍了人类绘画史中的经典画作。这样,课堂内容来自教材又不止于教材,帮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学习。
二、灵活应用“拙作”,化解畏难情绪
(一)让学生回顾作品
审视自己的作品是自我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公共艺术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此,将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审视巧妙地嵌入教学环节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了涂鸦、儿童画、铅笔画之后,安静下来,审视自己每个阶段的画作。每句导语后静默一段时间,让学生沉入情境,拉近与自己作品的距离。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自己的绘画史,让学生发现自己一直在进步,从而化解畏难情绪,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日后的公共艺术学习与体验。
(二)教师适当示弱
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对于提升本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若能尽早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学生便会更早地跟随教师的步伐,投入公共艺术课堂的学习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艺术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之前,教师应特别留意自己的行为,避免任何可能被学生误解为示威的举动。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绘画历程、探索艺术成长之路时,可以巧妙地分享自己同时期的“艺术成长小插曲”或“黑历史”。这样的分享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更能向学生传递一个积极的信息:无论过去的绘画技巧如何,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开始欣赏美、创造美。
(三)利用名家“拙作”
恰当地引入名家早期习作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显著消减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畏难心理。通过对名家早期习作与成名之作的比较分析,学生认识到,并非每位画家都天资聪颖,而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锤炼,才达到艺术的巅峰。“拙作”被恰当地运用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消减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畏惧心理,而且可能成为激励学生奋进的力量。
三、创新作业形式,激发表达热情
面对学生对作业和考试的焦虑,教师可以打破固化思维,创新作业和考试的形式,灵活运用各种媒介材料,让枯燥的作业和晦涩的考试变得可爱,让学生学习艺术、探索艺术、享受艺术。
在布置中国画写意课堂作业时,笔者以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为引,着重展示如何通过笔墨联想与发挥,成就一幅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通过此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中国画写意的核心精髓。
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想象文人画师的豪放与不羁,鼓励他们模仿这种气质,在空中预演几次后,用大号毛笔蘸取浓墨,在素描纸上留下一笔。随后,笔者安排学生互换纸张,仔细观察对方留下的那一笔,并依据这一笔展开丰富的联想。接着,学生利用黑色水笔、马克笔等工具,进行即兴创作。
这一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毛笔和宣纸的独特性质,同时引导他们把握中国画写意中蕴含的偶然意趣与落笔随性的精神内核。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掌握与运用写意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