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21日 星期

浅谈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新路径


●体育学习评价不仅是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一种手段,更是诊断、改进和激励的一种手段。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楼志刚

在体育新课程实施前,学校体育课考核办法大多采用如下形式:出勤成绩(10分)+理论知识(20分)+技评项目(20分)+体能与运动能力(50分)=体育课学习成绩。

这是按照体育教学大纲采取的考核方式,按照运动项目划分,比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其实是一种竞技体育教学体系,各个学习领域能够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存在,测评内容单一、类型片面,主要是看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的高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包括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地达到课程目标;在估分方法上,既要重视终结性估分,也要重视过程性估分;既有教师评学生,也有各具特色的学生自评和互评。

1.教师维度。教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多样性的原则。

教师必须收集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丰富、可靠、多维度的信息,才能公正、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这些信息包括学生上课时的表现、课外实践表现、考试成绩、自评、互评和家长测评结论等。教师既要对学生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作出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情绪、卫生等方面作出评价;既可以采取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测试,还可以采取“公文包”测评的方式。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对体育课上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学习态度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锻炼效果好坏。因此,学生出勤情况应该计入总分。

学生通过持续的练习,达到掌握体育技能的目的。考试估分采用体能测评的相对估分办法,可以使部分素质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拿到高分。因此,上体育课时,无论身体素质如何,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学生维度。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参评,可以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家长维度。家长通过联系单或其他形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意见,反馈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情况,以及体育兴趣、思维能力、锻炼习惯、卫生意识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家庭自身要求,家长也可对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不足之处等情况真实记录,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实行新的体育课评比办法一个学期后,我们发现试行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在课堂纪律上有很大的改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给了各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于是科学、有效、全面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展体育学习评价就顺理成章。这在激发学生活力、构建师生和家长共同体、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健康发展方面都起到了宝贵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