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米行动赋权儿童,培育儿童的综合素养。
□杭州市钱塘区文瀚幼儿园 周伟玲 步 燕
践行儿童友好理念,让儿童当家做主,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杭州市钱塘区文瀚幼儿园坚持赋权儿童,开展以儿童参与为核心的一米行动,探索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完整过程,实现从“为儿童做主”到“让儿童做主”。
一、一米行动的设计
一米行动,是指在儿童友好视域下的一项以儿童参与为核心的实践行动。以一米高度看幼儿园,从成人视角向儿童视角转换,保障儿童全程参与。一米行动属于主体性赋权,是儿童个体主动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赋权模式。一米行动鼓励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观点自己说,实现儿童当家做主。
二、一米行动的实施
(一)三个平台
“1+12”儿童考察团是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园办公室牵头形成的常设行动组织。其中,“1”是指幼儿园办公室行政组织,“12”是指12名儿童议会代表。儿童考察团内还设置了团长、小秘书、主持人、议事员、礼仪官、计时官、签到官等7个议事角色,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特长申报角色。
儿童议事制是一米行动参与的动态制度。在实践中,儿童参加议事制度制定的整个过程。在征集全园意见之后,师幼共同商议,最终出台了《儿童议事制及必做10件事》,保障议事儿童的主体地位。
儿童审议厅是指实施一米行动的空间范畴。儿童审议厅内明亮温馨,桌椅等设施齐全,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四个流程
1.个性发问,选择适宜性议题。儿童在议事过程中自由表达个性化的思考。教师协助儿童将“这是什么”的封闭问题转变为“我能怎么做”的适宜性议题,鼓励儿童参与发现驱动性问题,提升议题选择的能力。
2.调研审问,设计可行性议案。教师鼓励儿童通过调查研究,审查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并在圆桌会上提出改进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明确方案的具体流程、人员分工、使用工具等内容。
3.实践解问,融入多元化建议。通过团队合作、师幼交流等方式,鼓励儿童在互动中描述错误、改进表达,不断进行尝试调整,推动问题解决。
4.行动分享,开展创造性评议。儿童自由表达行动体验,并在同伴间进行创造性评议。在评议中,儿童可以深思自己的能力增长点以及不足之处,优化创意想法。
(三)三个策略
1.工具赋权,提高参与有效性。教师鼓励儿童启用议事问题单,帮助儿童整理思路。如在“家长会我来开”活动中,小秘书在儿童讨论发言中将每个人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议事结束后,主持人可以帮助儿童梳理发言内容,便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线性思维。
2.方法赋权,激发参与积极性。儿童考察团团长在每次议会前组织成员开展破冰游戏,让成员之间能够快速熟悉起来。
3.评价赋权,推动参与可持续。制定“瀚宝公约”,帮助儿童掌握议事常识与技巧,培养全面思考的能力。在握手桥、好朋友屋、感恩墙等地张贴情绪图谱,帮助儿童识别情绪,并引导儿童自主解决议事中的问题。
三、一米行动的成效
(一)激活儿童参与的生命力,发展儿童新身份
从儿童自由表达到童声共议,实现了儿童当家做主。鼓励儿童随时发声,有利于激活儿童动态思考,让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
(二)创生儿童参与的聚合力,赋能儿童新实践
在儿童友好和民主理念的双驱动下,通过儿童发声表达、协商选择、探究行动、阐释评价等方式,探寻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过程。行动中调动儿童的眼、耳、手等感官,实现多维动态交互。
(三)拓展儿童参与的衍生力,重塑共育新生态
儿童积极参与友好城市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儿童友好行动不单单是幼儿园掌握主动权,更需要构建家园社协同支持体系,由点到面加深儿童参与程度,营造“童言·童议·童治理”的和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