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6月21日 星期

中职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培育方法探究


●要从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和运算力上下功夫,培育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张明文

数学运算素养直接影响着其他数学素养的发展,这一素养的培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育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需要中职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对症下药,从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和运算力上下功夫,促成算理与算法的融会贯通,分层突破数学运算障碍。

一、观察力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花力气、花时间、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身边的人与事,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观察力,须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

(一)指导观察内容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观察力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观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二)引导观察顺序

根据中职数学的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顺序,需要引导学生顺着看、逆着看、侧着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顺着看是由数值代换,逆着看是方程思想,侧着看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的一次函数。

(三)辅导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问题的条件、区别和联系,还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当学生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数学运算的基本方法。

二、记忆力入脑,让知识点系统化

数学的学习以理解为主,但是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记忆。只有通过记忆,才能将知识要点、易错题和章节典型题进行归纳整理,才能让零碎的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让分散的记忆系统化、模型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尽可能地使记忆力保质保鲜。

(一)采用归类记忆法

归类是依据知识点的特征、性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合并处理,把握共性,突出区别。要把零碎的知识点条理化、体系化,帮助学生构筑起增强记忆力的阶梯。

(二)教授口诀记忆法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传授或者学生提炼的方式,将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口诀。朗朗上口的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从而避免知识点的割裂。

三、联想力入心,改善学习方式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头脑中已有记忆的再现过程。教师要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联想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待解问题联系起来,展开合理、恰当、有效的联想。

(一)通过活动体验引发联想

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与发生过程,在联想中把握知识背景、知识要素以及认知序列,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通过问题追踪促进联想

设计一串学后反思、做后反刍、析后反问的高级智力活动,让学生在自省、自悟中产生联想。如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串,将诱导公式引向任意角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从而将诱导公式过渡到象限角符号的判断中来,产生与之同频的纵向联想,突破教学难点。

四、运算力入微,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运算教学是中职数学各个章节的起始点和关键点,因此不断夯实中职学生的运算力尤为重要。

(一)关注学生的心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适时地传授口算与心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二)重视学生的纠错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及时修正错误改进方法,对运算中的共性错误集体纠正,对运算中的个别错误进行私下面对面析错。帮助学生整理一本错题集,及时提醒学生经常性地回头查看。

(三)加强学生的推理能力

运算的实质是根据数学概念的定义及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教师务必从严要求运算过程,该写的核心步骤必须写,该有的文字或符号必须有。

(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经常疏导学生的运算心理,帮助学生形成“三心”运算认知,即做题前有信心、做题时能细心、遇到问题有耐心。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