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的是真实的民间生活。越剧课程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剧团、走近传承人。
□杭州市树人小学 冯珊珊
如果非遗文化传承只停留在静态阶段,即介绍文献或者播放视频等,就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局限于表层。非遗虽然是无形的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传承需要节日仪式、文化场所、民间风俗等载体,需要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来感知。
同时,非遗文化借助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因此,情境体验和合作实践应是非遗课程的主要教学和传承方式。而只在课堂上听讲或者观赏视频,无法亲手参与非遗产品的制作,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缺乏对非遗的价值认同。
越剧起源于浙江,被誉为中国第二大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学生了解越剧、喜爱越剧乃至学习越剧,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设置课程,感受越剧魅力
越剧进校园的辐射影响力巨大。学校在传统节日和越剧文化特定的遗产日,不定期地邀请越剧演员进行校园展演活动,营造戏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近距离的越剧表演中感受越剧魅力,从而鼓励他们加入到保护非遗地方戏曲的队伍中来。
学校与剧团保持长期联系,发展成为“越剧传承基地”,聘用、邀请优秀越剧演员进入校园,开设越剧社团和越剧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对越剧的兴趣。
定期开设越剧特色课程,讲解越剧起源和发展、越剧流派、越剧艺术表演手法等,再加以手把手的表演指导,在互动不断、欢乐连连的氛围里,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越剧学习。
二、组织活动,实践非遗传承
越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的是真实的民间生活。越剧课程一定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剧团、走近传承人,在学校、社区、家庭三个不同的场景中考察、交流、欣赏、学习,实现“活动育人”。
在掌握越剧表演基础知识和技巧后,学生们对登台表演充满强烈的愿望。学校在平时的文艺节目和比赛中安排越剧曲目演出,每学年固定举办一次戏剧节,检验越剧特色课程的培育成果、展示学生的越剧表演才能,用沉浸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感受越剧的意蕴,将非遗传承与学校德育深度融合。
三、创新宣传,实现德育融合
要真正将越剧文化符号融入学生的生活,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需要组织“越剧+”活动,即挖掘越剧中蕴含的德育关键点,将越剧与爱国、感恩、理想、民族团结等主题相结合,达到越剧与德育的隐性衔接。
例如传统剧目《珍珠塔》以知恩图报、弘扬正义为主题,也体现了个人奋斗、家族荣辱以及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具有充沛的爱国情怀,宜于国庆期间上演,贯彻“越剧+爱国”的德育模式。
再如带领学生欣赏越剧《十一郎》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剧中人物正直、英勇、团结、忠诚的品格,在欣赏艺术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学校除了让学生亲身参与越剧活动,更要通过多元平台展示其艺术价值和德育美育价值,依托新媒体方式推广,为地方戏获取源源不断的受众,有效地弘扬和发展越剧文化。
中国戏曲是承载着千百年民族精神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而未衰落,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校园作为教化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对传承优秀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戏剧以生活元素为基础,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欣赏生活百态,汲取对生活的多样化认知。对学校而言,在越剧课程的实施中,可以运用戏剧元素启发学生的道德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为人处世的标准。
《孟丽君》《玉蜻蜓》《小忽雷》《柳毅传书》……越剧艺术有着平民化、亲民性的特点,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塑造着一个个可爱传神的形象,直观朴素地体现出普通民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在校园内大力开展越剧相关活动,将越剧教育与语文、音乐、社会实践等学科相结合,高举“五育”并举的旗帜,通过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润物无声地传播民族思想道德,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获得对中国精神和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