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5月24日 星期

试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有效干预


●不能简单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心理问题,也不能对心理问题视而不见,想当然地认作是青春期叛逆。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 饶俊峰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数据不容乐观,虽然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等积极投入大量资源,将“青少年心理护航”工作纳入民生项目,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监测筛选等工作,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现实之“茧”

长期以来,普通群众习惯性地将青少年心理问题归结于青春期成长问题,或者基本认定为抑郁症,导致对学生一般心理问题也谈虎色变、缩手缩脚,对问题缺乏应有的认知能力,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教师在当前心理咨询师人群中占比较高,不停在学科教师、德育导师、心理健康教师等角色中转换,其心理咨询师角色很难被认同。

部分学生在刚出现心理问题时,因有病耻感而求助意愿不强,害怕主动向医院、专业人士求助,一般选择沉默或上网查询,甚至盲目进行自我评估,导致干预延误。部分学生因难起效而不相信心理咨询,出现中断咨询的情况。

二、成因之“丝”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心理问题是心结问题,心结打开,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些青少年因为害怕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而被歧视和孤立,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

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是兼职或转岗教师,加上一些行政领导缺乏专业能力,对精神科诊断反应过度,致使学生和家长不愿意告知情况,产生了一道无形的沟通障碍。

据笔者近3年约92%的学生来访者反映,他们对每次学校的心理监测并不认真,而这些监测数据被视作筛查的主要依据,这导致学生的心理危机(如已发生的自残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这表明目前的学生心理问题识别系统并非真正有效,需要修补或重新建立。

笔者近几年走访一些社区,发现“沙盘就是标配、咨询师必‘上墙’”,实际情况却是“识别仍是不会、咨询师不‘下地’”,尤其是社区(村)比较严重。可见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覆盖范围不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在部分地区尚未形成。

三、破解之策

学校是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应当切实更新认知,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开展咨询服务,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定制专业的、个性化的支持方案。

青少年学生会面临各种身心变化的困扰,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心理问题,也不能对心理问题视而不见,想当然地认作是青春期叛逆。因此,要通过专业评估、成长课程、家校合作等方式,准确地辨别和干预。当务之急是建立更多更专业的线上线下咨询交流平台,利用政府部门和公众人物的权威和影响力,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正确认识的引导,避免问题的忽视和诊断的延误。

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整合学校、医院、社会机构等相关方的资源,创设学校心理社工服务站,配备专业医疗人员,以公益服务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咨询和评估。

在学校、社区(村)、医院引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鼓励品牌打造,监管与培育同步推进,积极引导其规范发展,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服务网络。

改变仅靠精神科医生诊断的单一模式,提高诊断评估的准确性,在强调共情、倾听等服务素质的基础上,将DSM-5、ICD-11等前沿咨询技术纳入学校相关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培训内容,使持证教师真正成为心理咨询的有生力量,提升他们在师生、家长心中的专业力和公信力。

在数字化时代,咨询师要加强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技术的学习,避免只采用一种干预技术的尴尬,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要拓宽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渠道,将其融入社区大综合大治理,利用在线平台、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等传播工具,合力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和重视程度,架起同向而行的连心桥,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