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星期

要不要给“六一”文艺会演打分

本话题可继续探讨——

张祖平(楼主)

“六一”国际儿童节(以下简称“六一”节)即将到来,不少学校让各班表演节目已成惯例。然而,有时候的评比打分,大操大办,很折腾人,也有点浪费。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六一”节虽然也有文艺会演,但那是少数有文艺特长的学生表演给全校师生欣赏的。学生人人参与的是寓教于乐、有吃有玩、喜闻乐见的游园活动。

leilei3138

能不能少一点评奖、少一点考核、少一点功利色彩?心里有了“利益”二字,就助推了攀比,就变了味道。不能忘了展示少儿风采的目的——让校园生活更幸福。

龙泉许东宝

在组织“六一”节活动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以确保活动既有趣又有效。

首先,由于时间的限制,必须合理安排活动。可以采取分班级、分批次的方式进行,避免学生在大剧院或大操场长时间坐着感到不适。

其次,活动的评比应该把握好“度”。如果没有评比,可能导致参与者态度随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过于强调评比,则会导致部分班级为了获得好成绩而过度投入,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对于“六一”节这样的传统活动,重点在于顶层设计,要考虑到全员性和全面性,让活动充满快乐和意义。

骄 阳

对象意识决定“六一”节的形式。如果把“六一”节当成儿童的节日,就得想办法设计一些游园项目,让学生体验快乐;如果把“六一”节当成展示窗口,就得布置每个班展演,而且场面看着会比较热闹有序。

还有就是惯性思维作祟,去年是展演,今年还是展演吧;人家都在展演,我们也照抄吧。毕竟驾轻就熟,外人觉得效果好,却没有思考“六一”节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让“六一”节回归,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

吴笔建

作为儿童的节日,其本质应该是让儿童感到快乐和放松,而不是让他们过于紧张或充满压力。在设计节日活动时,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体验成长过程中的乐趣,并为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打分和评奖通常更适合于比赛性质而不是娱乐性质的活动,避免将两者混淆。让节日回归其本来的意义,保持其纯粹性,让大家能够在节日中享受快乐,比开展评选活动更为重要。

宋国萍

一个美好的“六一”节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1.全员性。“六一”节不是“优秀儿童”节,所以这一天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主角。设置一些低门槛又符合儿童趣味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尽享节日的快乐,是必要的。比如,开展全校性的游园活动,设置游戏规则简单、竞技性不强的项目,精心准备学生喜爱的奖品。

2.趣味性。“六一”节的关键词应该是“快乐”。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在这一天足够幸福。比如我在2020年的“六一”节为全班学生每人颁发了一张“第一名”的奖状——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为他量身定制一张奖状,如“温柔体贴第一名”“讲究卫生第一名”“运动协调第一名”……学生快乐的呼喊声快把教室的天花板掀翻了。

3.自主性。毕竟是学生自己的节日,就要为学生留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有才艺的学生可以在这一天为全体学生带来才艺表演,获得满满的自信感;热心肠的学生可以在这一天开展义卖等活动,善款捐给有需要的人,也能获得充盈的幸福感。就算什么都不做,让学生想疯玩就疯玩,想发呆就发呆,也是快乐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