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星期
●关键词:全域统筹、以创促优
绍兴市:以创促优的均衡发展之路


□绍兴市教育局总督学 朱伟明

近年来,绍兴市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作为教育强市建设的重要窗口,强化四个导向,创新构建“全域统筹、协同创建、多元保障、补短提质”模式。

一、强化目标导向,全面抓好规划

2019年,绍兴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提出“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制定“1610”绍兴教育现代化发展愿景规划:“1”即《绍兴市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6”即《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6个实施意见;“10”即基础教育共同体建设、初中提质攻坚等10项行动计划,全面架构起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强化问题导向,全域抓好提升

对照创建标准,找准三大短板问题重点攻坚。一是“撤改建”破办学“城挤村空”难点。通过引导农村网点向中心镇优质学校集中、政府补贴学生住宿和公交通勤等方式,稳妥撤并起始年级零招生或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通过加快城区学校改扩建、控制招生计划等方式,消除大班额,逐年减少大规模学校,实现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布局。二是“教共体”解质量“城强村弱”痛点。城乡学校一帮一结对建成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城区名校与农村新校一带一开展集团化办学,使义务教育城乡共同体覆盖每所中小学;做到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同体,确保城乡教育共进共强。三是“放五权”通师资“城多村少”堵点。以全省“县管校聘”改革为契机,向学校下放教师招聘、岗位设置、干部任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5项教师评价权力,职称自主评聘实现城乡、学段、区域、公民办试点学校全覆盖,激励优秀教师主动赴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

三、强化项目导向,全力抓好突破

形成3个有计划、明进程、可督查的重点项目,以项目化管理抓创建扩优。一是抓党建引领项目。创设党建引领“五星育人、三名争创”机制,对标优质均衡设党建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这“五颗星”标准,通过争创提升义务教育名师、名科、名校的整体水平。二是抓数字赋能项目。以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为契机,先行实现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市、区)、中小学无线校园网络、智慧教育学段年级全覆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域全段全员共享。三是抓招生改革项目。完成“公参民”学校治理。

四、强化效果导向,全程抓好协同

一是统建工作机制。绍兴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明确近5年创建工作的年度目标值、工作任务、整改清单,各县(市、区)按年签订责任状、细化任务书、落实路线图;建立并落实常态监测、进展月报、进度晾晒、定期例会、回访督查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落地落实。二是统筹经费保障。建立“政府主导、多元筹措、分层推进”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统一督导考核。绍兴市委市政府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良好的争创氛围。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