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正的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开花,科创比赛才能以赛促学、以赛提能。
□邓海建
前不久,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有声音指出,这份名单中,个别获奖作品“已达硕博水平”,其中一项一等奖作品标题中的“蒙特卡洛算法”,据称曾经出现在考博的专业题中。对此,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科协回应称,已经开展调查核实。
究竟是真“天才少年”还是“狐假虎威”?这个问题只能交给调查组去费心。不过,这些年来,中小学科创比赛越来越“卷”却是不争的事实。蒙特卡洛方法、表面肌电、芯片集成、机器视觉……获奖课题中,有诸多连大学毕业的人都感觉非常陌生的关键词。一些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成果已经达到硕博水平,这确实是叫人惊奇又讶异的事。不排除参赛中小学生中确有天分高于常人之人,但十几岁孩子研究出来的作品,集体达到硕博水平,简直超乎想象。
力所能及地参与科创比赛,对于孩子来说,既能提升科学素养、训练科学思维,还能倡导科学精神、彰显科研价值,确实大有裨益。但前提是,榜上有名的“神童”确实参与了这些科研且发挥了主要作用。如果只是“挂个虚名”,这种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的学术不端,不仅破坏了规则、带坏了风气,也戕害了孩子的世界观和认知。尤其是在涉及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科创比赛沦为“拼爹”游戏的危害,突破教育公平的底线。
公众的担心,并非杞人之忧。媒体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中小学科创比赛中,“成人痕迹”明显,既有从事科研工作的家长上场,帮孩子操作选题;也有培训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宣称从动手实验到写作研究报告,都有高校博士生安排。不久前,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热议。网友晒出的举报内容显示,导师郑某曾要求学生帮助其女儿参加某科技论坛活动,称该比赛能够对其女儿的升学提供特殊贡献。再比如2020年,“昆明一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引发质疑,后涉事小学生的父亲——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一名研究员公开道歉,称自己“过度参与了该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等。
202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不过从眼下来看,还有两件事需要持之以恒。一是除了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比赛,还应加强对现有比赛的监管。眼花缭乱的赛事、瞠目结舌的“成果”,总要有人出来管管,尤其是主办单位与监管单位要真正负起责任。二是将科创比赛与教育资源配置剥离,坚决不让社会实践、竞赛获奖、科技创新成为助燃“升学焦虑”的兴奋剂。有科研资源的家长直接代笔,没有的就花钱找“外挂”——这种乱象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多元化招生的趋势让家长看到将科创与升学挂钩的投机可能。移除兴奋源,才能缓解真焦虑。科创比赛一旦在升学等环节丧失了“性价比”,家长和培训机构自然也就不会再“动心思”。
科创比赛不是“拼爹”游戏。科研与创新,贵在实事求是。让真正的科学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开花,科创比赛才能以赛促学、以赛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