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10日 星期

基于表现性评价支持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实践策略


●将幼儿的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数学能力发展情况。

□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幼儿园 许超超

数学区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幼儿是否始终有着高昂的兴趣积极参与,是否乐于挑战、自我超越,是否始终拥有满满的自信,以思维能力为支撑,持续地像科学家一样地探索并发现。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更愿意去尝试,对数的意义、数量关系、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方位等的探究也更加开放。

一、幼儿数学区游戏现状分析

(一)材料投放重操作轻探索

教师在数学区投放了大量教玩具,但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教师在数学区投放的材料多是整齐划一的操作类或练习类材料,幼儿的游戏操作要么偏离设计初衷,要么变为作业化的练习,缺乏自主探索与创造性学习,导致幼儿因挑战不够逐渐失去兴趣。

(二)幼儿思维个体差异较大

开展集体活动时,幼儿的呼叫声此起彼伏,教师常常忙于逐个指导、检查。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幼儿思维发展跨度较大。能力强、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幼儿需要更大的挑战,能力弱、思维直观行动性强的幼儿需要静下心,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更充分的操作与探索。

(三)教师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的评价通常会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这并不利于幼儿个性化的数学学习。对于3~6岁的幼儿,数学教育应关注的是幼儿是否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激发潜能。

二、表现性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观察循证,设计适宜任务

表现性评价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即不一样的学习速度、学习方式、思维特点、对人对事的反应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等。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规则。不同的任务隐含着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目标,教师要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当前的兴趣、经验与发展需要,并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设计任务:对于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的幼儿,教师可布置具有较大挑战性的任务,让其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语言表达比较强、思维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要注重开放性的提问,层层递进地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捋顺思路;对于语言表达相对弱、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教师要用充满爱意的鼓励支持幼儿勇敢地表达;对于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小步渐进、螺旋上升,让幼儿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充分操作,同时,教师要鼓励他们一边玩一边说。

评价规则主要包括主动性和计划性、用材料完成任务的实效性和反思性。例如要评价幼儿是否自愿进区做任务,在任务游戏中玩了几分钟,是否持续思考、自主创新,在操作过程中是安静地自主探索还是有向教师、同伴求助,是否对操作结果重视并乐于分享等。

(二)分类投放,智慧介入指导

教师可以分类投放材料,借由不同的材料引发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自然互动中,主动地建构学习经验,获得发展。

以表现性任务“送纽扣宝宝回家”的材料投放为例,教师可以让思维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将除“大小”外相同的纽扣放在一起,除“颜色”外相同的纽扣放在一起,除“形状”外相同的纽扣放在一起,除“洞眼数”外相同的纽扣放在一起;让语言表达相对弱、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将“大小”“颜色”“形状”三个变量中两个变量一样的纽扣放在一起;让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的幼儿将“大小”“颜色”“形状”“洞眼数”四个变量中两个变量一样的纽扣放在一起。

教师要智慧介入指导,可以抓准适宜的时机试探性地提问,也可以自己投入游戏和幼儿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以表现性任务“为小动物搭围栏”的个性化指导为例,皓皓将长方体积木按照一块黄色一块橙色的颜色规律竖立着搭在一起。游戏过程中,皓皓向我们求助:“老师,橙色和黄色的积木不够了,围不起来,小动物都要跑出来了。”依据数学核心经验模式排序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识别—复制—扩展与填充—创造—比较与转换”,皓皓已经达到了“创造模式”的高水平阶段,我假装不小心把一块竖立着的长方体积木碰倒,并对皓皓说:“哈哈,围栏变长了!”皓皓眼睛一亮,激动地说:“积木的颜色是一块黄一块橙,但搭积木的方法可以是一块横一块竖!”随后,皓皓顺利搭成围栏,无形中完成了从“创造模式”到“比较与转换模式”的飞跃。

(三)评价支持,发现闪光时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以儿童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表现性评价不再拘泥于评价任务的结果,教师可以从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来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对于幼儿而言,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幼儿学习与游戏的愿望,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是任何巧妙的教学策略都无法媲美的。

以表现性任务“点点找朋友”的评价为例,昊昊是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相对弱的幼儿,他对自己不够有信心,做任何事都希望有教师的帮助。这样的幼儿需要教师努力挖掘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亮点,例如这一次找朋友的时候比上一次认真,这一次没有请教师帮忙,这一次比上一次找到朋友的时间缩短了等,通过鼓励和肯定,慢慢帮他建立起信心。教师可以经常用“你可以试试呀”“请你大胆地想一想”和“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等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感悟

表现性评价旨在悦纳每个幼儿,努力让幼儿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点,爆发自己的小宇宙成为最棒的自己。

(一)挖掘幼儿喜欢的任务激发其学习动机

从幼儿当下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数学领域关键经验的发展出发,教师要基于观察设计任务,让幼儿觉得自己是能干的、能解决问题的小朋友。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游戏努力完成任务,把原本单一机械的操作与练习变成了创造性的学与玩,并且能不同程度地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二)立足原有经验水平提高幼儿数学能力

教师应该对幼儿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给予积极的互动反馈和跟进指导,帮助幼儿在原有经验水平上跳一跳、够一够,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阶段性的提升。成功的体验能让幼儿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安全感,从而逐步突破自己尝试不同的任务,进而不断提高乐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表达的数学能力。

(三)用鼓励性的语言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在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实施中,教师应致力于用发现的眼睛、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让幼儿为自己成功完成任务感到自豪。同时,引导幼儿与同伴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的成果。幼儿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体现了自主性,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实现了适合自己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