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取向、对话取向、读者取向三个维度,和文本取向的形象层、主题层、文化层、艺术层、对话取向的评鉴层、读者取向的建构层这六个基本层级解读古典诗词。
□缙云县实验中学 姚岳飞 李 剑
解读古典诗词是进入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重要路径,本文尝试对苏轼名篇《定风波》进行教学解读。
一、形象层
梳理古典诗词的形象层,关键在于把握其“言”与“象”,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还原语言所指的景物,将语言符号加工整合为特定的意象画面。
阅读古典诗词时语言符号、实词、虚词和特殊语法,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点。实词如小序中的“沙湖”是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去”是离开。虚词如“已而放晴”中的“已而”指过一会儿;特殊语法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省略介词“于”,属于状语后置,应为“竹杖芒鞋胜(于)马轻”。
还应通过想象,将诗词语言之“名”还原成所指意象之“实”,并尽量把握住意象的形态特征。本词中,有自然意象,也有动作意象。
从遇雨后的状况“同行皆狼狈”和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的“一蓑烟雨”,可知苏轼一行人遇到的是一场来得急、下得猛的大雨;“料峭”的春风只是微微有些冷,恰好吹醒酒意;“竹杖”很有可能是途中捡到的一根小竹子;“芒鞋”即“草鞋”……一个乡野农夫的形象呼之欲出。
但是,这个农夫又与旁人显得有些不同,“同行皆狼狈”,他却“吟啸且徐行”,乐在其中。解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向作者靠近,才能更加还原。
二、主题层
对古典诗词的深层解读,其实质是象意转化,也就是解读出意象背后的作者情感。本词有以下四层情感。
第一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穿林打叶声”不仅仅是雨声,也是贬官后的非议和讥讽;只有“莫听”才能从困境中抽离,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这三句看似轻巧,实则带着骨气。
第二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个本性开朗的人却不得不幽闭自己,独行独饮。风雨既然来了,那就走进风雨,找到前行的勇气。
第三层,“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清醒之后,褪去热情和冲动,发现现实微冷,但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全方位地去审视自己。温暖的夕阳提醒自己:保持自省,心向光明。
第四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是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回头去看来时的风风雨雨,把这一路的风景和感受仔细掂量,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三、文化层
文化层的解读就是揭示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本词的文化阐释须抓住中国古代文人“入世”与“出世”这一情感母题。在这首词中,我们能够体味到苏轼渐渐远离忧愤、讽刺与孤寂,转化成宽容与温暖。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被收纳进苏轼的生命里。
四、艺术层
古典诗词解读还需进入内部艺术层的研究,关注“怎么说”,理解其文体与篇章的独特性,揭开其真正的艺术奥秘。从篇章结构来看,采用的是“引—景—感”三层结构法,通过极其凝练的内容,抒发对世事变幻的淡然豁达。从艺术技巧来看,运用空间分解、心象同构、逐层推进、多感官综合观察与描写等技巧,多维立体地向人们呈现出一个自我超越的诗人。
五、评鉴层
进入平等对话取向的评鉴层。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评鉴。
第一层,“有什么不同”独特性评鉴。本词运用的是意象描写、整体构图策略;情感主题上,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观察与抒情,整首词都围绕“我”展开;文化意蕴上,达到融通儒家、道家、佛家的“无差别境界”。
第二层,“好不好”优劣性评鉴。本词将自己丰富的感悟与哲思隐藏在平常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景同构但只是暗示而不明说。可以说,这首词在意象及其画面组合、情感境界、文化意蕴、艺术形式等方面都优于很多诗词。
六、建构层
建构层是指向对我们“有什么用”,实现内化建构与自我成长。读《定风波》,通过知识建构,可以知道沙湖的自然地理知识,可以了解词的文体特点,明确词语的含义,掌握原型意象;审美建构可以学到文本取向、对话取向和读者取向三个基本维度与形象层、主题层、文化层、艺术层、评鉴层与建构层六个基本层级的解读与鉴赏策略;情感建构可以丰富情感,开阔心胸,提升精神境界,实现人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