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星期

基于传统节日习俗的劳动育德实践探究


●农村学校通过劳动教育传承节日习俗,渗透德育因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李志才 罗孟君

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每一个节日都同时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充满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景。新时代的农村学生对传统节日习俗了解得不全面不深入,个别学生甚至会把节日与习俗张冠李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笔者尝试借助发挥地域优势,把传统节日习俗融入劳动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精心构建“1+X”育德体系

依托我校新劳动教育的现有教材,分析适合学生实际的传统节日习俗,有梯度、有层次、有维度地构建“1+X”育德体系:“1”是指一个传统节日,“X”是指蕴含劳动育德元素的习俗。

遵循一个传统节日一次大活动原则,再加若干小活动,在时间、精力分配上保持节奏。具体实施时,分学校层面、社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又分校级层面、年级层面、班级层面、小组层面。与道德与法治课、综合实践课、劳动课、美术课、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融合,做到有方案、有展示、有评价。

二、发掘提炼劳动育德元素

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蕴含劳动育德元素。

如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赶药市、挂艾草与菖蒲、打午时水、洗草药水、贴午时符、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薰苍术、放纸鸢、佩香囊、拴五色丝线等。有些习俗已经在本地失去传承,比如浸龙舟水、吃龙舟饭;而有些具有迷信色彩的已经被摒弃。

笔者选取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4个习俗,即挂艾草与菖蒲、食粽子、佩香囊、拴五色丝线,然后组织学生采摘艾草与菖蒲、包粽子、做香囊、编织五色丝线,带学生领略博大精深的节日文化内涵。

三、不断拓展育德新思路新途径

依托学校大队部,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传统节日、节气等主题明确的特色活动。围绕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主题,如春节的“团圆和美”主题、端午节的“爱国”主题、重阳节的“孝亲助老”主题等,把内容具体化、活动形式丰富化、实施方式显性化,将劳动教育做透做细,真正落实育人目标。

如春节前夕,大队部给每名学生发了一个“礼包”,“礼包”中包含劳动教育的任务:买年货、大扫除、写福字、贴春联、做年夜饭等。春节期间,学生在家长的陪伴引领下完成,开学后到大队部兑换劳动章。

元宵节组织学生开展“七色花儿闹元宵”系列主题活动,学生除裹汤圆、吃元宵、做花灯、猜灯谜之外,还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

学生在做好花灯之后,给灯笼画上画,写灯谜,这时的劳动教育又和美术课、语文课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

我校是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已出版了劳动课程校本教材《当农场遇上节气》《当劳动遇上传统节日》。教材编写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安排有衔接、有层次、螺旋上升的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

四、借力“七彩阳光卡”激励机制

学校采用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结合“七彩阳光卡”激励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活动评价体系,赋能学生成长。

学生在每个传统节日探索传统习俗,每完成一项“礼包”任务就能获得相应的福卡,集到4张不同的福卡就可以换取1个劳动章,在获得3个劳动章后就可以换取1张红色阳光卡,以卡换章、集章换卡,兑换期末的奖品,让奖励看得见。

学校还设计了劳动教育学位进阶机制,给每次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发放1张敬业卡,福卡和敬业卡集到5张可以兑换1个劳动小学士,5个劳动小学士可以兑换1个劳动小硕士,5个劳动小硕士可以兑换1个劳动小博士。

学生每获得一个学位就能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佩戴学位帽,在全校获得隆重表彰。

创造性的评价方式既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也让家长切实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给学生带来的可喜变化。

就这样,学生在劳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培育劳动意识和文化自信,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