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3月22日 星期

大班幼儿进餐礼仪培养的现状及实施策略


●幼儿进餐礼仪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 中心幼儿园 方晓敏

学前时期是一个人性格与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开展儿童礼仪教育可以收获最佳的效果。幼儿园进餐礼仪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幼儿在就餐时应注意的礼仪。饮食礼仪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它反映着一个人的基本教养。因此,培养幼儿进餐礼仪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进餐活动中,幼儿不良礼仪的成因

(一)教师催促与自身习惯,导致浪费习惯形成

因为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有着时间限制,一些教师往往从幼儿刚坐到餐桌边就开始催促用餐,导致幼儿在吃饭时因为一味地在乎速度造成还没有吃完饭就“吃饱”“吃好”的现象。另外,一部分幼儿因为玩心较重,看到别的小朋友下桌也一起跟着不吃了,导致浪费习惯的形成。

(二)独占食物,不懂得分享

当今社会中,幼儿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占心理较强,不懂得分享,且幼儿们难以把握自己的菜量,一味地和教师索要自己喜欢的食物,造成了偏食和浪费。

(三)餐前餐后的礼仪问题被忽视

幼儿园的进餐活动更多的是围绕吃饱而展开,忽视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幼儿不知道该怎样遵循餐前餐后的礼仪,存在餐前餐后不洗手,取餐时不排队,吃饭时坐姿欠佳等问题。

二、提升幼儿进餐礼仪的具体策略

(一)打造食育课程,巧妙引导进餐礼仪

不浪费粮食是幼儿进餐礼仪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开展关于珍惜粮食的专属教育,调动幼儿对食物的热爱,引导幼儿珍惜食物,感受劳动的不易,最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此,我们打造了专项食育课程,引导幼儿明白珍惜食物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1.结合本地自然资源,观察食物、体验食材来之不易

教师借助园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每学期组织幼儿参与食物种植活动。幼儿通过体会劳作的艰辛,进而萌发对食物的敬畏之情。

2.结合食物形态,美化食材、发展创造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食物外形特点,结合辅助材料制作蔬果娃娃等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等。

3.结合园内“品味馆”,进行食物制作,探究烹饪之美

利用我园特色公共馆“品位馆”,将“食育与健康”“食育与劳动”“食育与感恩”等环节互相融合,构建幼儿感兴趣、爱学习的进餐礼仪教育活动。

4.结合进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形成专项课程

结合自主午餐活动“吃饭那件‘小’事”,引导幼儿自主设计网络图,找到并解决进餐中的难题。

(二)环境巧妙创设,隐性铺垫进餐礼仪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教师在将幼儿自助用餐活动与环境创设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布局,为幼儿设计富有现代感且“真实、开放、灵活、符合幼儿兴趣”的自助用餐环境。比如可以利用变化餐桌的方式,将分餐桌、用餐桌与整理餐具进行多样化地排序,美化就餐环境,同时方便观察与引导。

(三)自助进餐,自主改善进餐礼仪

在保证幼儿健康的同时,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意识也是幼儿进餐礼仪培养的重要任务。我们利用自助餐的模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进餐,在满足幼儿自主探索、自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的同时,促进幼儿进餐礼仪的培养与发展。

1.自主制定菜谱

幼儿每天利用散步时间为明日菜谱“最想吃的食物”进行投票,由厨师做出得票最高的菜品,并让幼儿自助拿取。

2.自主计划进餐步骤

引导幼儿自主制定进餐规则,并用绘画的形式绘制“午餐公约”张贴在餐厅内。同时,为幼儿创造自助用餐环境,引导幼儿通过自助餐模式进行取餐,在此过程中学会排队、礼让等良好行为习惯。

3.奖励与处罚并进

制定奖励制度与处罚制度。教师可以“文明之星”贴纸作为评价手段,表现良好的幼儿能够获得星星,反之就要扣除,以此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评价跟进,在自检中优化进餐礼仪

有效的评价是保证幼儿形成进餐礼仪的重要依据,是幼儿生活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表现因材施教,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保证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愉悦的进餐体验,进而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