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星期

指向表达的积累策略探究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

□余姚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花园校区 唐亚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计的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唯一作为基础型任务群加以设置的,它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当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达到一定数量后,学生必定会在阅读、思考、表达等方面产生质变和飞跃。因此,教师要在方法上做好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积累与梳理意识,养成习惯。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实践性的思想,对语言文字积累的内涵与价值进行阐述,并对课内外积累提出具体的几条策略。

一、“两周一单元”——不折不扣,立足课内

现行语文课本以单元为经线,以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纬线。若按课时分配,教师要保证两个星期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而语文文字训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的过程。每篇课文的学习都有积累目标。我们将积累目标分成三类: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拓展积累。这些目标指引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并背诵部分章节,并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铢积寸累,学生的语言素材必会日臻丰富。

二、“每周两诗”——见缝插针,持之以恒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背诵记忆的黄金时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除课文章节背诵外,教师可增加布置每星期背诵两首古诗的任务。这项工作具体可由学习委员负责。腾出黑板的一小块地方,精心布置,并于每周三中午更换新诗。学生们利用每天的预备铃时间和语文课前半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一天至少6遍,同时把“每周两诗”抄录到自己的古诗手抄本上。通过眼看、口吟、耳听、手抄、心记等一系列的感官活动反复强化,学生更容易体会其意义、气势、节奏和韵味,切实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为了督促积累和防止遗忘,每学期还可以举行一次古诗手抄本展评,平时则进行几次不定时的抽查背诵。

三、“每周一阅”——雷打不动,厚积薄发

语文教学必须多读多写。每星期,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作为自由阅读课。教师需要落实读物,成立班级图书角,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督促其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并指导学生速读、细读、剪抄等,由易到难,分层要求。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广泛阅读,博采众长。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础越深厚,写作的根基就越牢固,潜力就越大。

四、“每周二读”——滴水穿石,事半功倍

朗读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把文章读得烂熟于心、朗朗上口,才能真正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的精妙。因此,我们开展了“每周二读”活动,从午间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们按学号轮流上台朗读一篇文章。朗读完毕后,大家从是否流利有感情,声音是否洪亮,普通话是否标准,姿势仪表是否端正这四个方面进行集体评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读、听、评三项活动,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经常让学生上台读课文、读报、读故事,能使学生口头语言更规范、更富色彩,有利于防止口头语言的干涩与呆板。

五、“每周一记”——细积跬步,行至千里

实践证明,周记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勤写周记,人、事、景、物都可以写,长、短、多、少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在锻炼学生毅力的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能为写作(书面表达)积累大量的素材。为防止学生偷懒或流于形式应付,教师要对每周上交的周记进行认真批阅,并为每个学生写下评语,内容以鼓励为主,促进学生写周记的热情。

六、“每天一说”——锲而不舍,训胆练口

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于是,我们利用晨间谈话课,坚持每天一人进行3分钟说话训练。第一轮说成语(或俗语),第二轮说班级的人和事,第三轮自由演说。同时要求其他学生静心听、认真记、大胆评。每到周末,我们还会通过短信方式提醒家长,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为“每天一说”创造素材。通过看、说、听、评相结合的活动,学生们的口头表达日趋成熟与丰富,也消除了怯于上台发言,不敢公开发表意见的心理障碍。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