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3月5日 星期

基础教育当为人才多样化发展奠基


□朱建人

浙江“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易炼红指出,当前浙江进入又一个爬坡越坎的关键期,亟待通过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等“三支队伍”,突围突破,干出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显然,浙江把“人才驱动”视为做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的“底层逻辑”,而人才必须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这就给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提出了一个必须破解的命题——基础教育如何为人才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干扰,基础教育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缺乏必要的认识,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理念陈旧化、机制僵硬化、路径封闭化、标准单一化、评价功利化等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面对时代的变革与挑战,基础教育必须以深切的危机感与深刻的反思力,从考量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人的成长和多样化人才需求的角度,审视所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必须有各自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路径;就整个社会机器而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是社会欣欣向荣的基础。就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基础教育必须立足于让每个人获得成长进步的机会,让每个人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这是培养多样化人才的前提条件。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关注——

要真正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教育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服务,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并提供符合全体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而非通过时时PK、层层淘汰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即便是在积极鼓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当下,也依然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条件下,在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服务的思维框架下合理设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而非将“掐尖”包装成“拔尖”,令绝大多数学生沦为“淘汰者”和“陪跑者”。因此,学校教育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方法、学业评价等,都需要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真正去尊重每一名学生,满足每一名有着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校园中有一种成长感与获得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

要切实创新教育开放与融合的机制与路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长期处在一种高度封闭的教育环境之中,并且还常常以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为主要手段。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社会性发展滞后、认知结构单一、实践能力匮乏、创新精神不足等,需要我们打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的力度去扭转应试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种种异化形态。要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融合,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各种社会角色,以培植学生终身所需的关键能力和人格精神,使之在未来多元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明晰的自我发展判断力、行动力和方向感。

要努力探求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毋庸置疑,时下教育中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普遍在用农耕经济时代的教育方式应对智能时代变化发展的挑战,以知识存储为目的的教育依然占据了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这样的教育带来的根本问题,是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弱化了学生终身学习的心向和能力。这与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是背道而驰的。就“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三支队伍”建设而言,不用说干部队伍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必须具备极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最大多数的劳动者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也必然会面临社会转型、行业变化与技术更新的诸多挑战。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已不再是漂亮的口号,而是每个人所面对的实际需要。基础教育必须要为“三支队伍”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要尽快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教育评价的改革与探索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努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其成效并不明显。时下的教育评价内容与评价机制依然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传统“背多分”式的学业评价方式,以及普遍意义上依然存在的“考分至上”的教育评估机制,严重阻碍着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学校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制约基础教育为培养多样化人才服务最大的瓶颈所在。教育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效能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为此,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建设富于科学理趣和符合客观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引领广大中小学校为培养多样化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关键在人才;建强“三支队伍”,基础在教育。愿浙江教育人在又一个爬坡越坎的关键时刻,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展现出“创新破难、改革破题、开放破局”的新气象,为经济大省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