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3月1日 星期

与家长相处的门道就是换位思考


□杭州市大关小学 许罗莎

我是一个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英语教师,每个学期基本有四五个班的教学任务,所以接触的家长范围比较广。11年的教龄让我深深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力量。只有当家长和教师成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时,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的目标才会有明显成效。尤其是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上,这更为重要。

大家可能发现,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有多动、抽动、社交障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到要去上特殊学校的程度,但牵扯着教师很多精力,甚至会影响班级整体的运转。

特殊学生的教育光靠班主任肯定是无法胜任的,学校依托心理辅导站和所有学科教师的力量,但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家长的认识到位,才会配合,才会形成合力,学生才会转变;也只有当家长看到希望,正向循环才会建立。

班上有一个学生小Z,一年级刚进校时,我就发现他比较特殊,不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会随意离开座位甚至教室,也无法与同学、教师友好相处。

经家访了解,小Z在幼儿园时就没有规则意识,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开始的几个月里,我几乎天天和他的妈妈沟通半小时以上,原因往往是小Z打人,有时他会打好几个同学。我一度非常愤怒,第一时间将他带离教室,他还会和我扭打起来,有时家长来了他还在对我拳打脚踢。

有一次,小Z因为眼保健操问题被扣分,他就冲上讲台,擦掉扣分,殴打检查的学生;又走下讲台,给两个组的学生每人来一记重拳。

当时我被任课教师着急忙慌地叫过来,吃力地拉住他,并马上联系家长。

结果家长到来之后的问话让我哑口无言:“他为什么要打人呢?他为什么这么生气呢?他眼操是哪里没做好要扣分呢?”

后来我了解到,小Z觉得扣了分,大家都在嘲笑他,所以才恼羞成怒。

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以后,我也有所领悟: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一下子接受孩子的问题,他们经常是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的。

现在小Z读三年级了。3年下来,我慢慢地掌握了一些与家长沟通的规律和技巧。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很重要。其实,跟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不会不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在哪里,但在家里看见孩子失常,并不意味着愿意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孩子特殊。

虽然我是一个成年人,但经常被学生气到不行,如果这时立刻联系家长,那接下来可能又是一轮新的对抗。

因此,后来遇到这些问题,我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除非这个学生实在控制不住,否则我不会直接给家长打电话。

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力安抚或者让别的同事帮忙看管学生,接着去班级调查事情的全部经过,甚至查看监控,最后再去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这样几次下来,学生的脾性我摸透了不少,家长的态度也有所缓和,没有出现对抗的局面。

如何转变家长的抗拒态度?我有4个小方法。

一是沟通方式要多样,让家长消除顾虑。和小Z的家长沟通,一开始我总是先说孩子的问题,不断强调小Z与其他学生的不同,家长就很抗拒和我交流。

慢慢地我能理解家长的情绪,在和小Z妈妈沟通时,我先说小Z近期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再说他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平时打电话还和家长聊聊其他话题,发一些孩子在校劳动和运动的照片。如此,家长就不会觉得教师每次联系都是在告状,并且期待教师来联系自己。

二是共情家长的困惑,掌握说话的技巧。我在如实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后,还会加上几句话,例如“我真的很担心他”“经常受到教师批评,他会很难过”“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会……”,把重点放在“担心”和“帮助”上面,家长听了就会减少反感,认为教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和自己一条心的人。

而且,作为人民教师,关心学生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任何教育工作的前提。

将心比心,我也是一个家长,很能理解家长的焦虑。教师要耐心倾听家长的困惑,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

在不断地和家长接触后,我发现家长给孩子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希望以孩子成绩的优秀来掩盖其他问题;但家长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过于在意孩子的学习,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导致孩子情绪紧绷、敏感易怒,特别容易跟别人起冲突。

在我的建议下,小Z妈妈减掉了一部分课外学习内容。

三是布置具体任务,沟通清晰有效。教师要给家长布置任务,而且要清晰、具体,少说“多管管孩子”等泛泛而谈的话语。

在争取到家长的积极态度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针对小Z的情况,我发现他在上午时段还算能控制情绪,就建议家长尽量下午接他回家,以减少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正好这位家长比较喜欢在家辅导孩子,这样孩子也可以跟上学校的课程节奏。几周以后,小Z的情绪又有所控制,我便建议家长推迟到下午的课上完再来接。

又如小Z不肯做英语作业,我就会告诉家长一个星期有几节英语课,周几一定会有英语作业,家长需要检查哪些作业,然后在班里找一个学生负责校对。坚持一段时间后,小Z发现没有漏洞可钻。

给家长的要求是切实可行的,在家长能力范围内,不会引起家长的焦虑或反感。

小Z现在和同学的冲突越来越少,学习上也进步了很多。

四是家长也需要表扬,要让他们和孩子一起“卷”。家长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去做,一旦有效果,教师要将功劳归于家长的配合和学生的努力。

班里有一个学生,一年级时学习非常吃力,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教师们善于“画饼”,家长就非常配合,慢慢地这个学生的学习跟了上来。这离不开教师对家长的表扬。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搭班的语文教师给很多家长发了“最美妈妈”奖状。

家长当然知道孩子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付出,但有了教师的鼓励,家长更愿意配合学校,干起来更有劲道,也更有坚持的动力。

以上这点门道讲起来好像很简单,却是我吃了不知道多少堑、听了多少老教师的经验,才长出来的一点点智。班主任之路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修行。

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都有独一无二的颜色,遇见即是有缘。让我们珍惜和每个学生、家长的缘分,成就彼此。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