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开设在幼儿发展中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
□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雅悦幼儿园 陈 霞
霞
音乐是启迪幼儿心灵之窗的金钥匙。适宜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听觉能力等,为幼儿打下简单的音乐艺术基础,让幼儿在参与音乐艺术活动中得到快乐。
一、“颜色扑克”的三阶原生定义
“颜色扑克”学习活动是前期教师根据园所特有环境色自定义三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难点音乐要素、不同音乐成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即教师、幼儿运用自制的各种不同颜色、类型和内容的卡片,遵循类似扑克游戏的规则,以小组形式即时生成学习内容的音乐读写实践活动。
二、三类音乐“颜色扑克”的设计与应用
扑克式学习活动分为“蓝色扑克”节奏活动、“绿色扑克”识谱活动和“橘色扑克”能力评价活动。每次活动或活动前每个幼儿按要求自制一张“颜色扑克”用于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每个幼儿通过活动都能逐渐获得发展,形成自己的三色“扑克”。随着年龄段的三阶变化,每个幼儿各类“颜色扑克”的数量与内容逐年递增,小组读写活动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难度也逐步提升,幼儿的音乐读写能力随之增长。
1.“蓝色扑克”初试水,带动托幼幼儿节奏能力
节奏是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音乐认知与能力水平,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节奏练习,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灌输和机械性的节奏练习。扑克式节奏活动就是运用幼儿自制的节奏卡片,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节奏认知水平和节奏能力,开展相应难易程度的扑克式节奏游戏活动。
这类活动适用于托小幼儿初步感知节奏阶段,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节奏练习,一般用于跟随音乐进行拍感练习。幼儿通过活动体验四分节奏与八分节奏的不同,经过练习的日常化,逐步形成良好的拍感。
2.“绿色扑克”深推进,提升中班幼儿识谱能力
中班阶段幼儿要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扑克式识谱活动用单拍子“旋律扑克”组成旋律进行识谱唱谱练习。幼儿能在游戏中发展音高听辨能力和识谱唱谱能力,在微创作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喜欢识谱唱谱,为音乐作品学习夯实基础。
但在听辨和创作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步子迈得小一些,不可脱离幼儿的实际能力,不然幼儿容易在识谱学习中感到挫败,从而失去学习识谱唱谱的积极性。
3.“橘色扑克”亮成效,强化大班幼儿音乐评价鉴赏能力
在大班的“橘色扑克”能力评价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获得能力数值“扑克”,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及旋律的起伏,在音乐的故事中表现不同的音乐感受,诉说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人物和事物等。
每个孩子都有对乐曲的独到理解与感受,“橘色扑克”能力评价能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促进同伴间的友好合作交往,提升他们对乐曲的鉴赏能力,促进其对音乐学习的持续性。
三、三类音乐“颜色扑克”的实践成效
通过“颜色扑克”中的三类学习方法使得小中大三个阶段的幼儿在音乐活动、游戏活动中都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节奏律动感强,识谱能力明显高于同龄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评价能力也优于身边同龄幼儿。
教师将生活中的扑克游戏与音乐进行巧妙融合,既可以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展开游戏,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为幼儿带来感官冲击。与此同时,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好每一次音乐活动,在与幼儿相互的游戏互动中提升音乐认知,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提高幼儿的节奏、识谱等综合音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