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星期

本科生“回炉”上职校,少一些误读


新闻回顾 近年来,“本科学历+技能证书”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配置,本科毕业生“回炉”职业院校学习技能的现象引发社会关注。为了回应社会需求,一些地方调整优化普职院校协同培养模式,采取多种举措满足本科毕业生职前、职中、职后培训需求,促进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失为一种务实理性的选择

□陆玄同

本科生“回炉”上职校,不失为一种务实理性的选择。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语境下,只有勇于做出改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业之路才会走得更顺畅。

尝试新的职业发展或人生规划,成为众多本科生“回炉”的主因。本科生“回炉”本身就是一种适应和融入。对照那些光有文凭、缺乏技能,而且还不愿意从基层开始学的大学生,勇于“回炉”,恰恰就是打破舒适区、提升自身竞争力之举。大学生投身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回炉”,有助于弥补其技能与实践方面的不足,实现知识储备向技能层面的转化和补充,从而使知识与技能得以更紧密衔接。

眼下,社会呼唤高技能人才,“文凭+技能”型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即便如此,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仍在加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激励更多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从这点来看,本科生的“回炉”是理想照进了现实,旁观者不必大惊小怪。社会需求呈现多元化,人的选择自然也就随之多元。尤其在更加突出技能导向的市场环境里,学历高低只能证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而不断强化技能水平、持续不断的努力则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抵达的上限。

“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要打破

□李 平

几年前本科生“回炉”上职校还是个别人的选择,甚至会成为新闻事件,而眼下,这种现象已经变得普遍。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对技能人才的固有观念正在逐步被打破。

近年来,尽管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但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得不到缓解,市场上仍然面临“本科生满街跑,技术工无处找”的尴尬。追根溯源,这和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重学历、轻技能”观念息息相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薪资制度不甚合理,差别化对待本、专科学生等,以至于学生宁愿“曲线救国”读本科,也不愿意去职业院校,宁愿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读研、考公,也不愿意去当技术人才。

事实上,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对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人社部统计,2022年中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26%以上,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近3000万人。这些都具有导向性作用:未来,就业市场对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仍会继续增加,而相关领域人才更容易找到工作。

一些本科生率先打破固有偏见,积极“回炉”上职校,及时补上自身短板,这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也要看到,观念的转变与破除绝非一夕之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同等重要的思想要成为社会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高校而言,如果其本身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所培养的毕业生还得再去职业院校“回炉”,就需要引起反思和重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要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创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环境。而大学生自身则要提早做好职业规划,与其等到完成本科学业,再迫于现实到职校“回炉”,不如早做打算,直接选择技能人才的“赛道”好好努力。

呼唤职普进一步融通

□耿银平

本科生“回炉”上职校成为一种潮流,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令人深思。

不得不说,我们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界限分明”现象。前者更关注知识储备与升学率提升,后者则更侧重技能培训。然而,提高知识储备与增进技能之间并不矛盾。如果将两者对立起来,学知识的人才只注重知识发展而技能不足,学技术的人才只是重视技能发展而理论知识不足,这显然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和大国工匠的培养。

本科生“回炉”上职校现象,呼唤进一步打破普职边界,加强融合。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人才培养制度具有借鉴意义。在德国,学生通常先接受两到三年的理论技术培训,随后在企业开展两到三年的实践学习。此种教育模式融合了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前者侧重于知识传授,后者则着重于技能提升。

为了回应社会需求,一些地方调整优化普职院校协同培养模式,国家也在加快职业本科院校建设步伐。早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在社会呼唤高技能人才的现实语境下,职业本科应警惕“重文凭、轻职业”倾向,更加关注特色学科建设。而当本科生“回炉”上职校成为普遍现象,当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畅通生源通道、还职业本科“基础厚、技术技能强”的底色,也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