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蕴含着独特的育人价值。
□绍兴文理学院 王晓亮
中国书法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法则和批评体系,其中包含着很多有益于大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修养的元素。书法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蕴含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如在对书体表现的教学中强调“篆书整饬、隶书平正、楷书端严”,很自然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正义、尚和合”相关联。史论课程中的书家人品德操有鲜明的导向价值,书论中的“心正则笔正”“作字先做人”等观念与书法人格教育相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就高校书法专业而言,相关课程可以从爱国情怀、守正创新、学高身正、整饬和谐四个方面构建起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素养体系。
一、爱国情怀
书法以汉字为表现素材。数千年来,汉字既是标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维系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共识的核心元素。
我们今天的书法教学在传承古代碑碣法帖时,固然看重其艺术价值,但从根底上讲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法脉,这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递。此外,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家、书作,虽然风采各异,但从爱国热忱、民族情怀的角度上看指向是一致的。当然,通过书法教学帮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与熠熠光华,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厚植中华文化的自强精神,无疑也是高校书法课程引导大学生涵养爱国情怀的突出价值。
二、守正创新
书法是极为重视传统的,这个传统也可称为“正统”。今天的书法教育仍然将传承守正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要义。
传统书法虽然重视古法,但并不放弃对创新的追求。魏晋以来,风格独创可以说是书家的艺术生命。仅以楷书为例,初唐就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欧体之险绝、虞体之端雅、褚体之姿媚、薛体之骨秀争相斗艳。至盛唐,又有张旭、徐浩、颜真卿、钟绍京诸家,楷书之风采亦环肥燕瘦、各呈姿态。中晚唐,国力已衰,但仍有柳公权以骨力洞达的“柳体”名贯古今。若把以上所举唐代名家楷书放在一起,绝无混淆之嫌,足见创新对书法的重要性。
历代成功的书法家都是将“守正”与“创新”两点结合得恰到好处的。我们今天的高校书法教育必须把守正创新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向。
三、学高身正
当代的高校书法教育不仅要培养书法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更要为社会培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者、传播者。因此,专业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应该有引导大学生扎根传统、厚植底蕴,涵养正气、塑造人格的内在要求。宋代黄庭坚提出“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苏轼则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我们知道,传统书法家的构成是以文人为主体的,无论是轩冕才贤还是岩穴上士,都是深具文化修养的饱学之士,学养厚、才情高,书作才能气韵佳。要改变当代书法的文化缺钙现象,高校书法教育必须坚守“学高”的人才培养方向。
仅是学识高、读书多,并不完全代表其人的书法境界。苏轼曾经指出“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言下之意书家有了高超的技艺,却人品亏缺,其书作是不被看重的。苏轼还说过“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宋代以来,书法评价中对作者人格精神的评判成为重点。历史上有德行大亏的书家,诸如蔡京、秦桧、严嵩、和珅之流,虽也能笔精墨妙,但终究被书法史冷酷地排斥在正统之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高校书法教育来说,立德本就是传统书法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部分,德高身正更是专业课程教育中必须一以贯之的核心素养。
四、整饬和谐
历史上书法作品的审美风格不可穷尽,当代书法作品还在涌现新的审美格调,但书法创作有一项通用的审美要求,即通篇书作要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境界。“违而不犯”指的是作品内部用笔、结构、章法的局部和整体之间要制造紧密、疏朗、轻巧、凝重等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能够产生冲突和矛盾,这样的书法处理效果就是和谐。和谐并不是简单的稳定平均、安静的简单化,而应该是平中见奇、化险为安的高明处理。
如果说和谐是强调书法中不平之平的节奏要求,那么整饬更多强调书法局部和整体的章法关系。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书法的整体性要求对一件作品的成败通常是决定性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实践经验,一件书法作品中某些字处理得比较得当,甚至精彩,但与其他字组合起来的整幅作品显得差强人意,明眼人会说某几个字“跳出来”了。这个“跳”字,指的就是难以做到统一性的问题。统一整饬对于郑重场合陈设的书法作品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如古代的金文、碑碣、匾额、楹联都要求用笔统一、风格一致,且字形大小也不宜过分悬殊,因为此类作品功用是信息传递和配合建筑,突出的是整体效果,所以需要维持通篇整饬。高校书法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就整饬和谐这一审美范式作有效引导,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和谐理念的自觉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