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

未来高校:城校共生、无界互融

陈 冰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 陈 冰

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与规划系博士生 任昆仑

回顾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促使高等教育育人目标不断转变,也引发了教学模式的联动变化。其中学习环境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比学校本身更重要。未来的学校设计逻辑应从以往的“教室大小—学生人数—授课活动”转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学习空间”。打造可承载“正式+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来引领跨学科交流,并反向推动高等教育向“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方向变革,最终营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学习的学习型生态。

未来高校建设要引入新思路。随着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更新,传统封闭式校园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因此亟须逐步开放和利用校园边界空间,循序渐进地打破封闭校园的桎梏: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去服务社区;另一方面吸引市民走进校园持续学习,并通过加强高校与周边社区的互联互通来促进甚至引领城市更新。

未来高校建设要引入新方略。一方面要结合新兴技术,充分利用多方资源,营建“线上+线下”的多元学习场景。特别是提前研判和统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新兴技术和教学法、城市建设需求等,进行前瞻性、综合性的设计考量,使高校的学习空间既有学科针对性、创新性,又有灵活可变性,以便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能通过功能转换实现可持续再利用。另一方面,高校不一定需要大拆大建。随着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学校也将从集中布局转向“多中心”分散布局,通过充分活化利用那些有潜力的城市既有建筑和空间并将之重塑成可持续学习空间,促进学习者与在地社区更快更深入地融合与交流,进而实现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并通过教育改革引领下一阶段的城市更新发展。

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建筑,之后建成的环境也会重塑我们”。营造学习环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最终是为了重塑学习活动,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变化需求。高校建设不仅对学习者意义重大,也是城市更新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未来高校建设,营建城校互融的无边界学习空间,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多元教育资源,并最终通过孕育学习型社会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学校建设者的重要责任。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