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

于无疑处有疑


□杭州外国语学校 许海萍

时隔5年回到初中教学,拿到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看到熟悉的篇目——《〈孟子〉三章》,我特地去查看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那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当我看到“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时,心里有点失落。

10多年前,对这个“行”字,我与学生曾有一番讨论,也产生了可喜的成果。

第一轮上课使用200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大家都没有异议。

2012年第二轮备课的时候,我细嚼之中发现有些别扭。

全句的主语是“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一系列分句都是“使动用法+其+名词”结构,编列排比,朗朗上口;可到了“行拂乱其所为”却没有遵守这一构成规则,下文也再未出现与“行拂乱其所为”相同结构的短语,使得整体风格不够协调。

按照当时教参的全文翻译,“行”译成“种种行动”,作名词解,但之前的分句都承接得很自然,唯独此句来个“行”,总觉得有些多余。

老祖宗是这么写的,教材是这么编的,后生晚辈还能怎么样?

但是孟子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仍心有不甘:有没有别的解读方式呢?“行”一定要做名词当主语来理解吗?可否当状语用呢?

备课组里的资深教师提出意见,“行”可作“将”理解,作为修饰动词的副词。翻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果如其言,“行”有“将要”的义项和用例。

但是翻译成“将要使他的事业不顺”,好像这句又变成了前面诸句的结果,况且总句已经有一个“将”,语义不是重复了吗?

再看“行”字义项中有关“做”的后面,还有一个并列的义项“行动”。联想到词类活用现象,我马上有新的理解:名词作状语,如“在行动上”“用各种行为”“做出各种行为”……这么解释前后文义贯通,“行”字用法合情合理。

这次梳理出5种解释,我比较赞同其中的3种,但学生总希望教师能有确定的答案,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解释会感到无所适从。

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定夺,能自圆其说即可。学生在我5种解释的轰炸之下,各抒己见,也在预料之中。

有些学生只好拉着苦瓜脸,老老实实地记下这5种解释,勾选出自己认同的其中一种。我以为这样是对学生尽到责任,这令人费神的“行”字之争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正当我沾沾自喜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在“抽去句读,理解性朗读”的环节中,有个学生读破句,将这一句读成了“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全班的第一反应是——读错了。

没想到这个学生没被吓住,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读不是更顺口吗?”

当我们犹疑地按照他的断句来读,发现确实顺口多了。

他继续解释:“老师,你看,这样结构都和前面一样了。肯定是编书的人把标点弄错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觉得自己很偏执,沉迷在“行拂乱其所为”的短句里不能自拔,为何没想到句读有问题呢?真的,“行”字一挪到前句,句式、意思、语感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很多学生还在疑惑,我给他们解释:古人写作原本无标点,后人为方便诵读才辅以句读,出错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你太有才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解除了我一直存在的困惑,谢谢你。”我向那个学生致谢,其他学生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虽然因发现真相而兴奋不已,不过,为谨慎起见,我课后马上去查了资料。

网上关于这个细小的知识点的资料并不多,但庆幸的是,我还是找到了两篇对此论述比较全面的文章:一篇是《对〈孟子〉一段名言的断句的商榷》(罗献中,《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第6期),另一篇是《对“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商榷》(作者不详,2009-4-6)。

两篇文章论述的角度很全面,验证了“身行”连用的合理性,更加让我肯定了那个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课堂表现。

我和学生们感到不解的是:2009年就有“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句读论证,为什么教材编写者却无动于衷呢?

据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所查,东汉赵岐在《孟子注疏》和朱熹在《孟子章句集注》中都断本句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权威句读”通行1800余年无人质疑。

今天,我再上网查询相关的研究,也能找到持此观点的文章,如《“空乏其身”还是“空乏其身行”》(王松,《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第7期)。无奈声音太小,容易被淹没。

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做一名教师,要有独立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我们总觉得编者水平专业、考虑慎重,选进教材的一定都是好文章。如果我们发现一些不通或反常之处,就会帮编者或作者自圆其说,认为这一定是别有深意,是不容置疑的。这样的惯性思维,自己想想都觉得可笑。

教书不能尽信书,如果我们尝试理性客观地去审视,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事物有缺陷是正常的,回避或扭曲才不正常。

因此,课堂上的文本解读不应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发现问题不妨抛给学生,师生一起摸索探讨,从不同角度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或许会找到让人豁然开朗的答案。

但这并不等于盲目的质疑或否定,而是鼓励学生打开视野,敢于挑战,在思维碰撞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和境界。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