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

心理赋能,唤醒学生内在力量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 孙炳海 武 莹 范丽婷

心理赋能,是一个唤醒学生内在力量,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不仅要加强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赋能;不仅要加强底线意识和后端防范,更要重视前端的预防;不仅要有病治病,更要防病、治未病。

一、如何唤醒学生内在力量

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具身性体验,创设共情性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帮助学生心理赋能,唤醒学生内在力量。

1.支持性环境

学校和家长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给予积极适宜的回应,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西南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等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自他人的社会性支持能有效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保护作用。心理学家汉森在研究心理复原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和家庭共同营造的支持性环境,能有效帮助学生应对打击、挫败等消极事件,提升学生的心理弹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险事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伟健等人结合各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也表明,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支持性环境,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抗逆力,能有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和情绪状态。支持性环境能在学生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持续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是帮助学生应对外在风险事件的重要力量。

2.具身性体验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做中学”,认为生理体验和心理状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个体行为的投入会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同时情绪又能通过大脑反作用于个体对行为的投入程度。心理学家文斯特等人的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身体坐姿等变化均能显著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后续任务的持续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是体验的主体,学生通过身体体验后,能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巩固认知。此外,心理健康的理论学习应该适当让位于学生的具身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真实的心理情境进行对话,达到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建构、自我理解的效果。

3.共情性关系

在长达20年持续关注共情性关系对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共情性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究,我们提出,教师的共情关注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消极情绪,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达到放松的效果。教师和家长真诚地接纳、尊重、关注学生,与学生形成共情性的关系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助推力量。

4.成长性思维

研究发现,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更能以开放性的心态接受新事物与新挑战。他们重视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善于打破标签、突破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与之相对,具有固定性思维的人更看重自身的标签,害怕指责与失败,努力隐藏自身不足。他们喜欢为自己创设安全的环境,厌恶风险,容易在失败中否定自己,习惯以成败论英雄。研究表明,即使是线上短期的成长性思维的干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力,培养其学习动机,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二、多措并举保障学生心理赋能

建立以教育工作者为主导的多层级服务结构体系,是实现学生心理赋能的重要保障。

1.强化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保障

高校引领、教育局驱动、部门联动的协同模式,是发挥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的保障。如卫健、公安系统与各中小学校协同,共同解决心理高危学生筛查与转介、高危学生家庭心理疏导等难题。以高校的心理专家为主导的专家队伍与学校、各部门、社区力量融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指导。学校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为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推动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手段

学校要注重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开展心育导师培训、教师培训和家长工作坊等提升教师、家长的心育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要无痕地融入学校教育。教育局要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培养具备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师,提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心育素养。

学校要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和正确的家庭教育技巧,提升共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诚对待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发展潜能。

3.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规律是基本前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数智化管理是保障学生心理赋能的重要途径。建设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心理健康区域实践,是做到心理危机精准识别与实时预警,实现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有机统一的有力保障。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颁布了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11条评价标准,包括安全隐私保护、基础性理论支撑、无感化数据采集、精准化算法运行、自动化预警提示、自适应辨识调整、成长性科学研究、跨部门协同保障、丰富的课程资源、个性化智能推送、闭环式系统服务等。以确保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规范性、安全性、智能性,助力心理健康专业化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