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

“脆皮大学生”警示了什么


新闻回顾 “吃泡面吃出急性肠胃炎”“躺床上看手机导致颈椎受伤”“打喷嚏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最近,“一碰就倒”的“脆皮大学生”现象在网上发酵。所谓“脆皮大学生”,是指那些体质脆弱、极易受伤和生病的大学生群体。玩梗之余,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体质问题的讨论及思考。

大学生为何“体质弱”

□付 彪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本该精力充沛、乐观向上、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巅峰状态,怎会脆弱到“一碰就倒”的地步?“脆皮大学生”作为一个网络热梗,带有很明显的自嘲戏谑成分。

玩笑背后,也应看到:当下大学生体质弱已是不争的事实。丁香园联合中国青年报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86%的大学生表示曾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健康困扰。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皮肤状态不好、睡眠不足和情绪问题。有23%的大学生表示过去一年在医院被确诊患有疾病,出现最多的三大疾病是口腔疾病、急性肠胃炎和皮肤疾病。

健康困扰为何找上大学生?大学生体质弱与运动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密切关系。大学里学习任务重,一些学生缺乏运动的动力和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关节僵硬等问题。有大学生坦言,高考之后很多人开始放纵自己,经常通宵玩游戏、追剧、看直播,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此外,由于忙着学习或娱乐,不少大学生长期吃外卖、方便面、零食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今年9月,郑州一家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1700多名年轻人,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大部分都是因为熬夜、饮食不健康。

同时,一些大学生在身体出现异样后容易产生恐慌心理。据报道,一个得了肠胃炎的大学生因为太紧张,半夜跑到医务室输液吸氧,被诊断为“惊恐过度”。有的担心自己生病,有一点头痛脑热就非得上医院。还有的受伤出点血,就认为有生命之虞,非得来个全身检查才能放心。这些心理上的波动,非但对健康无益,还给自己贴上了“脆皮”的标签。

总之,“脆皮大学生”不只是一个梗,大学生缺乏锻炼、睡眠不足、饮食不健康、心理不成熟等问题,都亟待关注和解决。

自黑后的自省才有意义

□李 平

“上一秒嘎嘎乐,下一秒随时随地都能嘎了。”“大学生这么脆,好吃的难逃干系。”短视频平台里随机点进“脆皮大学生”相关话题,富有娱乐精神的大学生们开启了自黑大赛,纷纷调侃自己的“脆皮”经历。

自黑是通过自我搞怪、扮丑和毁形象等行为将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展示给公众,以期提高公众认同度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一些“自嘲梗”和自黑行为满足了当下青年群体的情绪诉求,也有助于纾解压力,但过度自黑难逃刻意与逃避责任的嫌疑。

自黑后的自省,才有积极意义。《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数据显示,熬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57.96%的大学生经常熬夜,38.97%的大学生偶尔熬夜,不会熬夜的只有3.07%。晚上不睡觉,白天赖床,罔顾体育锻炼,透支身体熬夜打游戏;平时“手机不离手”,上课能逃则逃,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大学生之所以体质变差,呈现集体的“脆皮”现象,说到底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当懒散成了习惯,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态,慢慢就会发现:不仅身体变得“脆皮”,生活、学习甚至未来都会越来越难以掌控。

坚持锻炼身体,是每个大学生该有的自律。从小学到高中,很多人习惯了教师、父母管束下的他律,没有学会真正的自律,一旦离开了管束,便开始放飞自我。当艳羡别人健康的体魄、亮眼的成绩单时,别忽视了那些都不是凭空得来的,背后离不开靠时间和心力塑造的良好习惯。

“脆皮大学生”的梗不好笑也不好玩,自己的人生,要学会自己主宰。是任由自己沉迷于智能手机、网络,在调侃中消解“脆皮”的尴尬;还是每天早睡早起、按时上课、坚持锻炼、合理饮食,收获健康人生?这道选择题,相信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全链条筑牢大学生健康防线

□夏熊飞

之所以出现数量不少的“脆皮大学生”,生活方式不健康是主要诱因,尤其是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长时间宅在宿舍,久坐熬夜打游戏,再健康的人都可能闷出一身病来。

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显然不能只关心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他们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高校管理环境太过宽松,容易让部分学生自律不足放纵有余。在学生体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高校理应有所作为,注重引导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如组织形式多样的运动会、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社团、提高体育测试的难度与重要性等,让广大学生实现从“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的转变。

“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绝非心灵鸡汤或空喊的口号,相信通过一定强度、频次的体育锻炼,绝大多数导致大学生“脆皮”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脆皮大学生”现象绝非一日形成的,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不是进入大学后突然降低的,这很可能是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就埋下了隐患,不过在大学阶段集中爆发而已。

因而,全链条筑牢健康防线,让大学生告别“脆皮”,就不能只把目光盯着大学阶段。

在千方百计让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关口前移、追根溯源,从源头上做好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身体素质提升等工作。该上的体育课要坚决上好。家长也不能为了所谓的成绩提升就剥夺了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而是要创造机会与孩子一起加强锻炼。当“脆皮小学生”“脆皮中学生”少了,“脆皮大学生”这个梗也就不复存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