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随笔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

一位老教师的“退而不休”


□陈连清

教师节前夕,我约了同学驱车前往温岭市箬横镇街龙头村探望陈人斋老师。陈老师曾任横湖小学、坞根小学、城北小学、五七学校、松门中学、箬横中学、高龙中学等学校的校长,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现已退休多年。

走进街北,迈进一座老宅,我们见到了满头白发、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陈老师。

拉了一会儿家常,聊到了我高中那会儿。我们和陈老师达成共识:那个年代最艰苦,苦得刻骨铭心。

“没有电灯,没有水泥路,饮用水还是从小河里打上来,用明矾沉淀后烧开的。”

说到这里,陈老师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一生教书,深切体会到,凡成大材者,都是被逼出来的。苦虽然是客观环境,但直面它、接纳它,从中磨炼意志和能力,苦就能被我们所利用。”

那时的学生们晒黑了皮肤,强壮了筋骨,修完了高中课程。走上社会后,他们有的从事行政管理,有的成了教授和研究员,有的甚至还成了中科院院士,更多的人跟陈老师一样,成了中小学教师。

我记得当年有个叫张鹏的学生,奶奶病重,陈老师为了不让他失学,将这个非亲非故的学生当作子女一般照顾,帮他付学费、做衣服、买学习用品、辅导功课;张鹏上了初中,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学,陈老师还送了他一辆自行车。

陈老师1952年参加工作,一直履行“但求耕耘,不计得失”的座右铭,用朴素的情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不知帮助了多少像张鹏这样的学生。

陈老师1992年退休,而退休后的这30年,他依然在尽一个教师的职责。

陈老师为本村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陈永平。他是陈老师在五七学校任教时的学生,考上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潜心教学和科研,获得了多项荣誉,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次年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是感染学科的知名专家,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承担重任,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中国好人”和“浙江好人”。

陈老师将陈永平的事迹放在村文化礼堂中展示,在村史校史中刊出,并经常向本村学子宣讲,激励青年刻苦学习,奋发有为。截至今日,龙头村共有大学生6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毕业生15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

“老师太操劳了,该好好休息了。”我劝道。

陈老师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我们,缓缓道来:“我是做惯了的人,闲不下来,心里放不下,总想着还要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近20年,龙头村的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很多村民纷纷回乡办厂。这样一来,外来务工者增加了200多人,每年在学流动儿童增加了十五六人,村里外出经商做工的家庭有留守儿童20多人。陈老师就想着,能不能为这些学生做点什么。

他先从组织上入手,建议村里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己担任顾问;然后,以关工委的名义逐个与中小学校协调,为流动儿童入学免了当时的借读费。

陈老师的家成了“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之家”,家里各类书籍向学生免费开放阅览,节假日学生可以到他家做作业、吃午饭。陈老师一家买菜、做饭、倒水,忙得不亦乐乎,一些学生因常年在他家吃住,都亲如一家人了。

留守儿童陈鑫迪发愤努力,考上了温岭中学、上海交通大学,并在上海交大读研究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7年“三改一拆”后,很多企业迁出了龙头村。可许多家长竟然“赖着不走”,继续在村里租房,让孩子留在这听陈老师的教诲,他们宁愿为此两头来回奔跑。

陈老师还负责多部村史校史的编纂工作。“手上有事做着,心里就舒坦。”陈老师说这话的时候一脸满足,“1953年第一次普选,我就被本村乡亲选为人民代表,那时我才刚踏上讲台呢,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现在生活和医疗条件都很好了,子女为陈老师在城里买了房,但一直空置着。“我还是离不开这片土地。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我为学生们做这些事情也是一种养老。”陈老师说。

(作者系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原教研员、温岭市委宣传部原部长)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