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下的劳动项目,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创造热情。
□杭州市富阳区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院 戴 君
项目化学习是基于课程标准,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深入、持续的实践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
《巧手编织中国结》是浙教版劳动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项目二,项目编写呈实践性、进阶性、创造性等特点。本文以《巧手编织中国结》为例,谈谈项目化学习在小学劳动课程中的应用。
一、目标指向:实践为方,在真实情境中育时代新人
1.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指向,培育时代新人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导向,设置和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深化学生劳动感受和体验,推进学生劳动精神与品质培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2.以真实情境为需求指向,链接劳动与生活
劳动教育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其需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理解内涵。一方面,教师可在项目化学习中组织学生对真实情境进行认真调研和了解,在构建劳动教育场景时尽可能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不仅可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理解劳动内容,还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以知行合一为实践指向,拓展劳动实践方式
项目化劳动教育聚焦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根据不同年段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多种类型的劳动项目,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手脑结合,与自身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劳动实践真实落地,素养得以提升。
二、实践路径:目标为线,在项目学习中培育多维劳动素养
1.立足目标,多维提升劳动素养
依据劳动素养要求,提出《巧手编织中国结》一课劳动学习目标:在劳动观念上引导学生感受绳结的悠久历史,用发现的眼光感受编织带来的快乐;在劳动思维上指导学生掌握常见中国结的编织方法,能自主设计绳结作品,并用语言、图文等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劳动能力上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材料性能,了解钉板和珠针的作用,学会使用常见的编织工具,能正确地使用钉板和珠针来编织吉祥结,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线材,掌握编织技术,设计编织小网兜、手链和吉祥结;在劳动品质上培养学生安全、规范使用工具的意识,积极参与编织活动,培养乐于创造不断挑战的精神。
2.提炼主题,共同探讨项目任务
在项目化学习中,帮助学生透过问题的情境看本质,并在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调动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
3.搭建支架,多元丰富项目内容
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项目推进中,学习支架的搭建是关键。资源型支架提供了与任务相关的图文、视频等资源,补充和丰富了劳动技能学习的方法。交流型支架可提供与任务相关的交流话题,调动学生的思维,打开设计思路。任务型支架则是融入了设计方案、分工表、记录单、设计图等,将学生发现的问题与思考可视化,形成全息影像,有效帮助学生反思与改进项目实践。
4.关注过程,进一步深化评价
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劳动过程,同时也要强调两个多元,即评价维度多元和评价主体多元。教师应将劳动过程评价与劳动成果评价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巧手编织中国结》项目劳动素养目标既引领整个项目实施,又为评价体系制定提供参考。该项目的评价不仅关注劳动成果形成或劳动能力培养,同时也关注学生在劳动项目化学习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教师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一级为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创新成果等进行评价;二级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制定的具体评价指标,如多渠道查找关于绳结的资料、了解绳结发展历史与演变等内容;三级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为导向,结合劳动素养目标的四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