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乌牛第一小学 金 甫
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尽量把每个环节都设计合理。每上完一节课,总会有一些感受,或是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缺憾。但这种情感转瞬即逝,如果能马上把它记录下来,便是课堂反思。课堂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将思考的成果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
好的课堂反思应该是一篇内容富有启发性、文字富有个性的教育随笔,既有保存价值,也适合与同行分享。教师如果经常写课堂反思,就会积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教师的心智与能力自然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礼记·学记》云:“教然后知困。”但是,“困”在哪儿?如何从“困”中解脱出来?需要在课后静心思之,细细品味。教学开展过程中,会有得意之笔,也会有败笔。有了课堂反思,我们就可以做“事后诸葛亮”,不会重蹈覆辙,甚至能够料事于未发。
美国教育家巴里·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正因为课堂反思具有独特作用,我经常用它来改进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写课堂反思,我认识到,课堂教学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有始有终,这个始终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思教三个环节。
写课堂反思是教学的延伸。教案再完美,它也只是一幅蓝图。只有在课堂上,才会出现无法预料到的情况,有时教师能凭借聪明才智轻松化解,有时会猝不及防,失去对课堂的把控。
如果没有课后思教的环节,那么一堂课只是一堂课,得不到必要的补充和改进。
为把课堂反思写真实、写细致,我认真研究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这样就能在课堂中准确地抓住有价值的反思对象,就能在课后有了反思的着力点,也就能在下节课上有了改进的方向。
写课堂反思贵在及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有所得,及时记下,防止遗忘;写课堂反思贵在坚持,形成习惯,日积月累,定会受益匪浅,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与教育研究的能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