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师周刊·教学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8日 星期

“太祖旧制”不可仿 摧残童心无大用


□力 耕

全国中小学生陆续返校以来,“开学综合征”集中出现,严重程度似又高于疫情前。于是,赶在第二波学生大规模返校前,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紧急下达指令,要求下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课”中融入心理疏导和生命教育内容,防止发生极端个案。

学生心理问题源自应试教育高压,已不是今天才为人所知,但这次问题呈“报复性”高发,很难排除疫情的影响。

疫情期间,家校、师生之间的联系大幅减弱,教师隔屏指导犹如隔靴搔痒,最后自甘线上教学失败,把希望全部寄托于返校后。

本来,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方式性质迥异,在线学习高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自该采取与以往不同的评价方式,假如仍以线下常规模式来评价,得出的结论难免是自惊自吓。

然而,第一批学生(初三、高三)返校后,许多学校即以一纸定乾坤,对学生实施“报复性”测评。考试组织者的心情不难理解:

第一、 自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假期最易滋长懈怠之心,假期越长,学生懈怠越甚,这次疫情给学生放了一个超长寒假,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跌至谷底。

第二、 这批学生面临升学,假如7月考试失利,将涉及一校乃至一地之荣辱,此情形真有燃眉之急。

第三、 学生精神面貌不治不行,要治就得好好考上一考,促其警醒,回归正轨,毕竟考试是一根人人信如神明的指挥棒。

孰料,因考试的检测功能削弱甚至让位于惩罚功能,这根指挥棒挥舞间,变成了一根杀威棒。

《水浒》第九回中,管营对林冲说:“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被描述得如此凶险的杀威棒,读遍《水浒》,却并没有一位英雄好汉真的领教过,因为它实际上是收贿工具,犯人交了钱就没事。

而当代的学生却是扎扎实实地吃了“杀威”之苦。学校的具体做法是:以看似公正的考试形式——摸底考,给学生一个普遍较差的成绩。

这等于是点燃了激化家庭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毕业班学生家长的焦虑程度本就偏高,稍有波折,旋为波澜。

恍如隔世般想起来,这也的确算是一种“旧制”了。有一年我参加同学聚餐时,有女生聊起20多年前,某学期初的一次化学测试,考卷拿回家令其母亲目瞪口呆,失望至极。

对于这次化学测试,我的记忆业已模糊,却记得另一次地理测试。考试前,我恰好漫无目的地浏览地理课本,看到一段关于南亚次大陆物产的文字,由于其描述过于晦涩,便随手画了草图,帮助理解。

没几天,地理老师突然来了一次测试,题目怪异繁难,全班成绩飘红。幸好最后一道大题让我眼前一亮:要求在一幅空白的南亚次大陆地图上填写物产分布。这使我考了全班最高分——64分,并得到教师的当堂夸奖。

考了全班第一,没能让我高兴。因为当年的64分,并不能像现在一样赋到100分,在局外人看来,仍然是一个让人抬不起头的分数。

如今,那些未经历过应试教育洗礼的家长,或经历过应试教育但记忆缺失的家长,未必了解“杀威考”的玄机。他们过分相信考试分数和学习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相信孩子为自己“考砸”所做的辩解。这就给在遵照教师的学业要求与学生顺应自然生长之间产生裂痕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为一些孩子的冲动行为埋下了伏笔。

考卷上一个血红的分数,自带一个严厉的话外音:“别自以为了不起,就你这点成绩,想考上好学校,不收一收骨头,就是做白日梦。”

因此,这类考试实际上是针对那些所谓优秀学生的,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陪太子读书”。假如“太子”们真的能收心的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被打压得一蹶不振。

讽刺的是,优秀学生自有其优秀之处,对试卷的难易程度自有其理性判断,未必人人都吃这一套。

“学生不长进”也许只是一种放大的想象,“让学生收心”也只是出卷者的一厢情愿,“杀威考旧制”到底有多少效果需要质疑。

只有那些对考试成绩抱有执念的家长,才会对学校的这一杀手锏作出反应,如预期般与孩子发生家庭冲突。这些冲突本无发生的可能与必要,却是一些教师乐观其成的,也是他们借家长之手对学生进行监管的结果。

然而有些冲突的烈度是包括一些当事者家长在内无法预期与控制的,但学校和教师是安全的,因为假如孩子与家长一言不合,出点什么意外,也是在家中而不是校内。

倒要问一问,这是嫌现在的家长还不够焦虑吗?

幸好,“太祖旧制”被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制止了,虽然有一些学校仍在秘密地进行所谓的“开学摸底考”,但据我了解,试题难度已大幅降低,以不出安全事故被上级问责为限。

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实践,对于一场伟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革命来说太短了,在家学习来不及充分显现全部成果即告结束;而对于秉持应试教育思维惯性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多一天都是痛苦,而摆脱痛苦的方式最终是将痛苦转嫁到学生身上。

希望“杀威考”不是暂时消失,而是永远不在这个世界出现。

考试的初心是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说考试有什么延伸意义,那也只能是积极地评价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不是反过来,将这脆弱的火苗熄灭。因为在以选拔为核心的应试教育竞争环境中,绝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都是不足的,要想“杀威”其实也并无多少“威”可杀。如果说学生表现出来一种骄矜自负,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自卑的逆反;而一些大人眼中的学生贪玩好动,则很可能是畏惧和厌恶学习的表现。

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不是转移焦虑,而是平息学生浮躁不安的心绪,陪伴学生跨过艰险的青春之门,平安度过这段人生的关键期。不要让他们在多年后同窗举杯之时,不堪回首,心有余悸。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