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2日 星期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少年的“中国印”


□本报记者 叶青云

诗词朗诵大会、非遗项目体验、民族文化交流、时令节气课程……现如今,类似的活动与课程日益成为各中小学校的德育品牌项目,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载体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第12条专门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对全社会,更是对作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教育部门、中小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如何在新时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青少年的“中国印”?记者就此走访了我省各地多所学校。

这几天,武义县邵宅小学的第三届窑艺节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分为四个板块:运动专场、美术专场、音乐专场和知识过关,每个板块的内容都与制窑、烧窑知识相关。该校有个传统,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窑德节活动,下半年举行一次窑艺节活动。作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的邵宅小学,毗邻武义县婺州窑研究所,学校以婺州窑为背景和主线,把窑文化引入日常教学和拓展性课程,建设“成器”课程群。学校还创设了婺窑陶艺吧、婺窑微景观、婺窑茶艺室、婺窑创新实验室研习坊等平台,学生既能在其中体验捏塑技法和简单的拉坯塑形,也能学习传统烧制技艺。“在我看来,最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是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精神挖掘,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活动,让全体师生参与进来。”校长王剑介绍。

“让传统文化与当下热门的STEM教育相融合,会产生很多奇妙的火花。”海宁市硖石小学校长姚伟国表示。该校于2013年开始引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硖石灯彩”,并以STEM项目为载体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把“硖石灯彩”制作技法融合到各年级、各学期的主题研究中,整合科学、语文、美术、劳技、音乐、数学等学科知识打造跨学科的课堂。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调查、制作、展示三个单元的主题活动,不同年级学生达成不同目标。比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STEM课程目录里,既可以看到彩灯小调查、工艺解读这样的“动脑”项目,也可以看到刻纸、裱糊、上色、贴片等“动手”项目。“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奇心强、热爱动手操作,喜欢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因此以STEM理念作为推进传统文化教学的引领,能让学生在体验感受的同时,获得直观的、有价值性的项目收获成果体验,从而烙下文化熏陶的印记。”姚伟国说,为了提高课程教育能力,学校还建立了由10人组成的灯彩教学骨干教师团队,他们中既有掌握手工扎灯工艺的省级传人,也有指导STEM课程开发的特聘高校教师。

江山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学校亲子活动中心负责人朱子文的“二十四节气”微信课在家长群中颇受关注。“现在很多学生只知道西方的节日,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传统佳节,这表明为青少年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刻不容缓。”朱子文颇为感触。她决定以微信群为平台,开设系列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根据时令,每半个月开设一次。朱子文说,要让现在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感情,愿意主动去学习,必须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比如他们很注重现实感、参与感,又有即时沟通和交流的需求,朱子文就把微信课做成现场直播的形式,给予他们互动空间。她还会在课后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完成节气作业,作业内容五花八门,有时是拍下今年第一次看到的露珠,有时是寻找立春的新芽,有时是观察夏至和冬至自己影子的变化,等等。最近,朱子文正忙着把自己的微信课升级成网络微课,这样就能扩大影响力,不仅是该校学生,外校学生甚至外地学生也都能因此受益。

“学校要善于统合家庭、社会等资源,让传统文化传承既能走进校园又能走出校园,这样才能真正扎根到学生心里。”嵊州市长乐镇中心小学校长邢益春告诉记者,以该校“皮影小剧场”为例,学校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乡镇文化站、走近民间工匠了解皮影戏,邀约家长、工匠一起指导学生制作皮影道具,师生与家长一起创作皮影戏剧本、组织皮影戏演出等活动,让皮影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寒暑假期间,学生总会带上自己创编的皮影戏,自发地来到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和居民们一起欣赏皮影戏,感受皮影戏的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