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7日 星期

吴美琴:大山深处的“留守教师”


编者按:第34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即日起,本版将陆续报道一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潜心育人的幼儿教师。

□本报记者 朱 丹

见到吴美琴的时候,她正蹑手蹑脚地走进小班教室,悄悄地在午睡室门口张望。“虽然才入园第二天,但孩子们普遍适应得不错,哭声明显减少了……”确认过小班新生的午睡情况后,她这才放下心来。

吴美琴是磐安县尖山实验幼儿园园长,也是2018年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有人说,她的心很大,大得可以装下幼儿园所有的孩子和教师;而她却说,自己的心很小,小到只够“容下”这所山区幼儿园。从教24年,吴美琴未曾离开过农村,尤其从8年前加入学前教育以后,那颗“守望童年”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尖山实验幼儿园远离磐安城区,位于该县海拔较高的山区。吴美琴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地处偏远,当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师资水平、办学质量也不高。2011年,当地政府开始筹建乡镇幼儿园,打破了学前教育“低、小、散”的局面。正是那一年,吴美琴的身份从一名乡村数学教师转型成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成了全县第一所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的园长。

“接到岗位调动通知时,我的内心还有一些顾虑。”吴美琴坦言,尽管过去10多年的经历让她对农村教育有着切身的体会,但“隔行如隔山”,对学前教育一无所知的自己想要胜任这个岗位实属不易。不久后,她在某个民办幼儿园看到的一番景象令她打消了这种顾虑:在矮小的平房里,几十个孩子被“圈养”在里面,没有教育资质的“教师”带着孩子们恹恹地在室内度过一日生活,而唯一的户外活动空间竟是湿滑的泥土地……

“如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成了,那这些孩子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了。”2011年6月,吴美琴带着这份朴素的念想来到了在建的幼儿园工地。只是,眼前的一切让她有些难以置信。“规划中的3幢楼,只有一幢初步成型,甚至还未结顶。”她回忆。面对这个“早产儿”,她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开园准备中。为了能在当年9月1日顺利开园,她还与同事们入门入户开展招生工作,动员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报名。办园前3年,该园一边规范办园,一边加紧施工,每年启用一幢楼。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带领新组建的团队,既当教师,又当清洁工、搬运工,最终完成了高强度的开园工作,使幼儿园迅速步入发展正轨。

近年来,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已经从开园时的6个扩至现在的18个,生源也从原先的200多名增至现在的500多名。其间,吴美琴几乎没有休过假,每个暑假都时不时地往幼儿园跑。平时,她则是“以校为家”,每周日晚上在幼儿园住下,直到周五晚上才离园。曾有人称她是“大山里的留守教师”,她这样回应:“我愿扎根在农村,因为孩子们淳朴的笑容给了我神奇的力量。”

身为园长,吴美琴深知,办一所老百姓满意的幼儿园,光是做好规范化办园工作远远不够,还需要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立足幼儿园实际,她提出了“守望幸福,静待花开”的办园理念,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幸福、阳光、健康、自信地成长。为了让理念落地,她和教师团队开启了“幸福教育”课程建设之路。从2015年至今,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改善课程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3类课程内容,包括源自一日生活的基础性活动,依循四季变化而开展的共同性活动和以幼儿足球、健身操为抓手的特色活动。其中,本土资源在各个课程活动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如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竖大旗”被融入运动之中,再如乡土美食成为该园“夏之味”美食节的“主角”。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她总是对教师们说:“‘幸福教育’不是靠嘴巴说的,而是要我们蹲下身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为此,她一有时间就走进教室,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与生活之中。“我是园长,更是教师。”在她看来,园长更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教师们一起努力成为专业的儿童研究者。事实上,这对曾是“门外汉”的吴美琴来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去8年,她从零开始,持续地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学习如何开展主题活动,琢磨环境创设如何与课程实施相结合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