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他开始更加有意识地观察每天身处其中的校园。观察、研究、思考中,他着手写自己的新书《成长路上》。每天,他都要写下触动自己的校园见闻,而后再写上自己的思考。
“四年级孩子因为自己的自行车轮胎爆掉,就破解程序,骑走共享单车。粗暴的爸爸在派出所拳打脚踢,喊着要孩子‘改邪归正’。我想,‘邪’这个字,不能这样用在孩子身上。”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当我们发现孩子手里有捉到的昆虫、麻雀或其他小动物时,我们不该视而不见,而是要针对这个活教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随着孩子一起行动。”
……
这本计划写给教育工作者、家长们看的书却中途停了下来。因为,还想看更多童话故事的学生们等不及了。
从转岗为科学教师开始,梅岳龙的“童话数学”课和《小精灵和他的好朋友》文集都交给了他年轻的同事。然而,深深被他的童话故事所吸引的学生们一个个找上门来,“梅老师,能再给我们讲个童话故事吗?”
这是无法拒绝的相邀。于是——
大老爸背着书包急匆匆地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见到值周的老师,就向值周老师行了个队礼,然后就要往里走。值周老师一愣,微笑着上前去阻拦,说:“对不起,家长不能随便进,你把书包放在门卫那儿,等你孩子来了就让他自己背进去。”大老爸一愣,认真地说:“我是来读书的。”
就是在这样奇妙的故事情节中,在快乐的师生共读、共演中,梅岳龙办公室的午间时光变得非同寻常。“我在文学社团里,在班级上课时,都会腾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们讲自己新创作的童话故事。”而课间,梅岳龙喜欢走在校园里,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活动。“我格外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希望能多给他们带去些什么。”离退休还有5年的梅岳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